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
如何提高野生泥鳅苗种投放的成活率
  • 时间:2024-09-29
  • 浏览:0

每年5月份到7月份是捕捞野生泥鳅苗种的高峰期,也是泥鳅苗种投放的高峰期。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是决定泥鳅养殖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野生泥鳅苗种投放的成活率,关键就在于苗种质量、水质、病害防治。

1、苗种质量

主要要从以下几点把握:野生苗种的捕捞方法、收购中间环节、运输环节。

野生泥鳅捕捞存在以下几种方法:地龙、药捕、电捕。只有地龙捕捞的泥鳅能作为苗种进行放养,其它方法捕捞的泥鳅放养成活率极低。所以在选择泥鳅苗种时,尽量选择活力好的地龙捕捞的泥鳅。

泥鳅捕获后,一般都经过长时间的高密度暂养,并筛选和运输,有的还是多次筛选和运输,使泥鳅受伤,长时间处于不安状态,体表黏液大量外泄,体质十分虚弱,这样的泥鳅苗种放养成活率很低。我们应该选择收购环节少,体质强的泥鳅作为苗种。另外在筛选过程中应选择筛孔适宜的筛子进行筛选,以避免泥鳅过度受伤。我们在挑选泥鳅苗种时也应把受伤的泥鳅给剔除,这样也能提高泥鳅苗种的成活率。

运输环节也至关重要。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泥鳅苗有良好的水环境,水温要稳定,不能发生“感冒”和“发烧”。

2、水质

应注意以下几点:水温、pH、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泥鳅苗种放养前后的水温不应超过±2℃。pH、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常规指标应在正常范围内,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鳅苗死亡。

3、病害防治

主要是增强泥鳅苗种的抗应激能力和减少泥鳅病害的发生,就是在放苗的前一天和当天全池泼洒VC类产品,以提高泥鳅的抗应激能力。另外要及时泼洒消毒剂,比如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以减少受伤泥鳅的死亡。投喂一周含多维类和提高免疫力的饲料后,全池泼洒中草药的杀虫剂,既可以预防寄生虫性疾病,还对泥鳅体表的溃烂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以减少泥鳅的死亡。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泥鳅养殖|人工泥鳅苗放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