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
泥鳅养殖|冬季气温下降泥鳅养殖户如何把握好暂养技术
  • 时间:2024-11-16
  • 浏览:0

冬季气温下降时,泥鳅养殖户要把握好暂养技术,以确保泥鳅安全过冬并保持良好的品质。以下是根据提供的资料整理的详细暂养技术指南:

一、池塘条件

室外池塘:

若计划将泥鳅暂养至春季销售,可选择室外池塘。

池塘面积建议为9~11亩,池深应达到1.2米左右。

池底软泥厚度保持20厘米,以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池埂需坚固,以防止漏水或泥鳅逃逸。

室内池塘:

若计划在冬季销售泥鳅,则应选择室内池塘,如塑料大棚内或房屋内。

池塘面积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一般建议为100~150平方米。

池深同样建议为1~1.2米。

若为水泥池,可在池底铺20厘米厚的软泥或放置人工鱼礁。

水源:

江河水、湖(库)水、泉水、井水均可作为水源。

若使用自来水,应在室外晾晒4~5天后再使用,以去除氯气等有害物质。

二、放养前的准备

消毒:

在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消毒。

每平方米用生石灰块灰0.15公斤,化成浆后全池泼洒。

消毒后,室外池塘注水1米深,室内池塘注水0.6~0.8米深。

三、泥鳅放养

收购标准:

收购的泥鳅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

避免收购暂养时间太长的泥鳅,一般不超过1~2天。

消毒与放养:

放养前,用30~50g/l的食盐水浸洗泥鳅鱼体5~10分钟进行消毒。

室外池塘每平方米放养泥鳅3~5公斤,室内池塘每平方米放养5~10公斤。

四、日常管理

室外池塘管理:

勤扫冰面上的雪和灰尘,保持池塘清洁。

如池塘漏水,应及时补水以维持水位。

室内池塘管理:

保持水面不结冰或结较薄的冰,以维持适宜的水温。

每半月换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三分之一。

池水水深保持0.6~0.8米,以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泥鳅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确保泥鳅在冬季得到良好的暂养环境,从而保持其品质和活力,为销售做好准备。同时,也需要注意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泥鳅养殖|人工泥鳅苗放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