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智慧养殖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养 > 养鹿技术|梅花鹿常用饲料的饲料的加工与贮存

养鹿技术|梅花鹿常用饲料的饲料的加工与贮存

时间:2024-11-12    浏览:0次  标签:梅花鹿常用饲料养鹿技术

梅花鹿常用饲料原料种类很多,有些饲料,特别是粗饲料正常状态下不易消化,营养价值较低,有些精饲料本身含某些抗营养因子,降低其自身潜在营养价值,同时适口性较差,为提高精、粗饲料的利用率及适口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饲料营养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采

用适宜的加工调制、贮存方法。

一、饲料的加工

饲料的加工方式很多,总体上有物理(机械)方式,如切碎、压扁、浸泡、粉碎、制粒等;化学方式,如碱化法、氨化法、糖化法等;微生物方式,如青贮、发酵、微贮等。现分类加以介绍。

(一)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1.机械处理 粗饲料通过机械处理可以提高采食量,减少浪费。

(1)切短 切短的目的是利于咀嚼,便于拌料,减少浪费。切短的稿秆,梅花鹿不易挑剔。而且拌入适量糠麸后,可以增强适口性,提高采食量。但不宜切得太短,过短不利于咀嚼和反刍。一般梅花鹿的粗饲料切短至2~3cm长为宜。

(2)磨碎 磨碎的目的是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同时磨碎的稿秆在梅花鹿日粮中占有适当比例可以提高采食量,从而增加能量。

(3)碾青 即将干、鲜粗饲料分层铺垫,然后用磙子碾压,挤出水分,加速鲜粗饲料干燥的方法。

2.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粗饲料只能改变粗饲料的某些物理性质,对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作用不大,而用化学处理的方法则有一定的作用。化学处理是指用氢氧化钠、石灰、氨、尿素等碱性物质处理,破坏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酯链,使之更易为瘤胃微生物分解,从而提高消化率。

(1)氢氧化钠处理 草类的木质素在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形成羟基木质素,24小时内几乎完全被溶解,一些与木质素有联系的营养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被分解出来,从而提高稿秆的营养价值。具体方法是:用8倍于稿秆重量的1.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2小时,然后用水冲洗,一直洗到水呈中性为止。这样处理过的稿秆,可保持原有的结构与气味,梅花鹿喜爱采食,而且营养价值提高,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约24%。但这种方法费水费力,还需做好氢氧化钠的防污处理,故应用较少。也可采用1.5%氢氧化钠溶液喷洒的方法(每吨稿秆用300L溶液),随喷随拌,堆置数天,不经冲洗而直接喂用。经此法处理后,稿秆有机物质的消化率约提高15%,饲喂家畜无不良后果,只是饮水增多,所以排尿也多。此法不必用水冲洗,故应用较广。

(2)氢氧化钙(石灰)处理 此法效果比氢氧化钠差,稿秆处理后易发霉,但因石灰来源广,成本低,对土壤无害,钙对动物还有好处,所以也可使用。如再加入1%的氨,能抑制霉菌生长,可防止稿秆发。

(3)氨处理 这种方法开始于60年代,在欧洲应用较广,在我国也曾大力推广,但随着氮肥价格上升,使用越来越少。氨处理虽然对木质素的作用效果比不上氢氧化钠,但对环境无污染,还可提供一定的氮素营养,比较简单实用,稿秆经氨化法处理后,颜色棕褐,质地柔软,梅花鹿的采食量可增加20%~25%,干物质消化率可提高1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对梅花鹿生产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其营养价值可相当于中等质量的干草。

①无水液氨氨化处理 将稿秆一捆捆地垛起来,上盖塑料薄膜,接触地面的薄膜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四周压上泥土,使之呈密封状态。在稿秆垛的底部用一根管子与无水液氨连接,按稿秆重的3%通入液氨,氨气扩散,很快遍及全垛。处理时间长短取决于气温,如气温低于5℃,需8周以上;(5~15)℃,需4~8周;(15~30)℃,需1~4周,喂前要揭开薄膜晾1~2天,使残留的氨气挥发。不开垛可长期保存。

②农用氨水氨化处理 用含氨量15%的农用氨水,按稿秆重10%的比例,把氨水均匀洒于稿秆上,逐层堆放,逐层喷洒,最后将堆好的稿秆用薄膜封严。

③尿素氨化处理 稿秆里存在尿素酶,加进尿素后用塑料膜覆盖,尿素在尿素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对稿秆进行氨化。按稿秆重量的3%加进尿素,将3kg尿素溶解于60kg水中,均匀喷洒在100kg稿秆上,逐层堆放,用塑料薄膜盖严。

④碳酸氢铵氨化 将稻草切短,均匀拌入10%~12%碳铵和一定水,塑料膜密封口,20℃需3周;25℃需2周;30℃1周即可完成氨化。氨化后秸秆呈棕褐色,质地柔软,梅花鹿进食量可提高20%,消化率提高10%,且含氮增加。

3.微生物处理 即利用有益微生物或某些酶制剂,对粗饲料进行生物学处理。这是近几年发明的新技术,其应用前景广阔。主要是菌种用量少,应用范围广,加工时间短。一般分菌种复活、溶解、混匀、饲料贮存四个步骤。其操作步骤基本类似青贮,参见青贮技术。

(二)精饲料的加工调制

1.磨碎、压扁与制粒 大麦、燕麦和水稻等籽实的壳皮坚实,不易透水,饲喂后如动物咀嚼不完全而进入胃肠时,就不易被各种消化酶或微生物作用而整粒随粪排出。因此,饲用前要采取磨碎、压扁或制粒等方法加工调制。磨碎程度应适当,过细形成粉状饲料,其适口性反而变差,在胃肠道里易形成粘性面状物,很难消化。磨得太粗,则达不到粉碎的目的。梅花鹿的饲料粉粒以直径1~2mm为宜。但须注意含脂量高的饲料(如玉米、燕麦等)磨碎后不宜长期保存。

制粒是采用机械(如颗粒机)将籽实饲料制成颗粒料。用颗粒饲料便于补饲。在劣质牧场上放牧的茸梅花鹿,可以不用饲槽,就地撒喂。麦麸类饲料制粒后,其营养价值有一定的提高。原因是麦麸中的糊粉层细胞经过制粒过程中的蒸气处理和压制过程中的压挤后,它的厚实细胞壁破裂,从而使细胞内的养分充分释出。与此同时,制粒后麦麸中的淀粉粒被破坏较多,这有利于淀粉酶对它的消化。

(2)湿润与浸泡 湿润法一般用于粉料,浸泡法多用于硬实的籽实或饼粕类饲料的软化,或用于泡去有毒物质。

(3)蒸煮与焙炒 蒸煮或高压蒸煮可以进一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对某些饲料如马铃薯、大豆及豌豆等还可以提高消化率。焙炒可以使饲料中的淀粉部分转化为糊精而产生香味,用作诱食饲料。

(4)制浆 在养梅花鹿业中,一般在公梅花鹿生茸期和母梅花鹿产仔哺乳期,把大豆用水浸泡后磨成豆浆,然后再加热制成熟豆浆,将其拌入精料中或者直接饮饲,每天每只按100~250g大豆所制成的豆浆量分次喂给。这种方法不仅可提高大豆的适口性,而且通过熟制后可使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的活性丧失,从而提高了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及利用率。

2.发芽和糖化 籽实的发芽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质变的过程。大麦发芽后,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化物,而糖分、维生素与各种酶增加,纤维素也增加,但无氮浸出物减少。从1kg大麦中含有的有机物质来看,发芽后的总量减少,但是在冬季缺乏青饲料的情况下,为使日粮具有一定的青饲料性质,可以适当地应用发芽饲料。

籽实发芽有长芽与短芽之分。长芽(6~8cm)以供给维生素为主要的目的,短芽则利用其中含有的各种酶,以供制作糖化饲料或促进食欲。

饲料糖化可用加入麦芽或强酵曲的方法,或利用各种饲料本身存在的酶来进行。各种籽实中存有各种酶,不过在干燥条件下无活性,如果给饲料以适当的水分并保持适当的温度(60℃~65℃为糖化酶作用的最佳温度),经2~4小时就可以完成。糖化饲料可增强适口性并提高消化率。

(三)青贮饲料的制作

青贮饲料作为加工和保存青绿饲料、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的一种方法,已为广大养殖场所接受,特别是对一些规模化的养梅花鹿场,它是提供越冬饲料的主要来源之一。

1.青贮饲料的特点

第一,青贮饲料能有效地保存青绿植物的营养成分;

第二,青贮饲料消化率高、适口性好;

第三,青贮饲料保存期长,如管理得当,可贮藏几年甚至二三十年;

第四,青贮饲料单位容积内贮量大,每立方米青贮饲料重量为450~600kg;

第五,青贮饲料的制作受天气影响较小。

2.青贮原理

(1)一般青贮 是在厌氧环境中让乳酸菌大量繁殖,使淀粉和可溶糖分转化成乳酸,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后,pH值降至4.0左右,便抑制腐败菌生长,这样就可以把青贮料的养分长时间地保存下来。青贮原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可分为有利和不利于青贮的两类微生物。对青贮有利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它的生长繁殖要求有湿润、厌氧的环境,有一定数量的糖类;对青贮不利的微生物有腐生菌等多种,它们大部分是嗜氧和不耐酸的菌类。

乳酸菌在青贮的最初几天数量很少,比腐生菌的数目少得多,但在几天之后,随着氧气的耗尽,乳酸菌数目逐渐增加,变成优势菌。由于乳酸菌能将原料中的糖类变为乳酸,所以乳酸浓度不断增加,达到一定量时即可抑制其他微生物活动,特别是腐生菌在酸性环境下会很快死亡,而乳酸菌也会随饲料pH值的不断下降而停止活动,从而把青贮料长期保存下来。

乳酸菌将糖按下列反应分解为乳酸:

C6H12O6 乳酸菌发酵 2C3H6O3

在上述反应中,既不需要氧气,能量损失也很少。青贮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创造一定条件,保证乳酸菌的迅速繁殖,形成有利于乳酸发酵的环境和排除有害菌、腐败菌的繁殖。

乳酸菌的大量繁殖,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青贮原料要有一定的含糖量,含糖多的如玉米秸和禾本科青草等为易青贮原料;

第二,原料的含水量适度,禾本科植物含水65%~75%为宜;

第三,温度适宜,一般以19℃~37℃为宜;

第四,将原料压实,以排出空气,使原料处于缺氧状态。

(2)特殊青贮

①低水青贮或半干青贮 青饲料切割后,经风干使水分减少到40%~55%。这样风干的植物对腐生菌、酪酸菌及乳酸菌均可造成生理干燥状态,使生长繁殖受到限制。因此,在青贮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弱,蛋白质不被分解,有机酸形成量少。虽然另外一些微生物如霉菌等在风干物质体内仍可大量繁殖,但在切短压实的厌氧条件下,其活动很快停止。因此,这种方式的青贮,仍需在高度厌氧情况下进行。

由于低水青贮是微生物处于干燥状态及生长繁殖受到限制情况下的青贮,所以青贮原料中糖分或乳酸的多少以及酸碱度高低对于这种贮存方法已无关紧要,从而较一般青贮法扩大了原料范围。一般青贮法中认为不易青贮的原料(如豆科草)也都可以顺利青贮。

②外加剂青贮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影响青贮的发酵作用。一是促进乳酸发酵,如添加各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接种乳酸菌、加酶制剂等,可迅速产生大量乳酸,使氢离子浓度很快达到158.5~163.1mmol/L(pH3.8~4.2);二是抑制不良发酵,如添加各种酸类、抑制剂等,可防止腐生菌等不利于青贮的微生物的生长;三是提高青贮饲料营养物质的含量,如添加尿素、氨化物,可增加蛋白质的含量等。这样可以将一般青贮法难青贮的原料加以利用,从而扩大了青贮原料的范围。

二、饲料的贮存

饲料主要在春秋之间产生,生产时间比较集中,为冬季越冬准备,如果贮存不当,造成腐烂变质或其他损害,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及绝对数量,影响正常生产。造成饲料损害的原因很多:

(1)微生物的繁殖产生毒素,导致养分分解,营养价值下降,有毒有害,失去食用价值。

(2)饲料本身酶活动,消耗饲料养分,造成营养价值下降。

(3)由于昆虫或鼠类影响,减少可使用数量。

饲料种类很多,性质和水分含量也有所不同,因此贮存方法也就不同,总体上分粗饲料和精饲料两类。

(一)粗饲料的贮存

1.干粗饲料贮存:粗饲料经干燥处理后,水分降至15%左右,方可贮存,干粗饲料应垛好,放在遮雨避雪、通风干燥的棚舍中,以防霉变,以利贮存。

2.鲜饲料贮存:鲜饲料的贮存最好方法就是青贮方法,也可采用切短后干燥贮存。

(二)精饲料贮存

精饲料正常都是以风干状态(15%水分)存在,但其种类不同,要求也有所不同。

1.谷实类:禾本科籽实的水分含量即使在15%以下,也有呼吸作用,水分越多,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养分损失也就越多,因此对谷实类饲料最好使其充分干燥,含水量降到14%以下,放于低温处。

2.饼粕、糠麸类:一般不发生呼吸作用,但水分多时,容易发霉变质,对含脂肪量较高的饲料,脂肪易氧化变质,所以对这类饲料,也最好干燥脱脂保存。

对精饲料除了水分、温度要求外,还应注意防虫、防鼠,粮食贮存前应熏蒸或加入杀虫剂,每年5~9月份为害虫活动期,用二硫化碳闭熏一次;此外,仓库应密闭,设置捕鼠装置或鼠药,用来减少鼠害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 养鹿知识|梅花鹿茸鹿的繁殖与饲养

    技术种类:特兽养殖茸鹿的生理特点性成熟和适宜的初配年龄性成熟即是生殖生理上的成熟,此时鹿可以生成成熟的精子和卵子,并有性行为。茸鹿的性成熟与品种、类型、性别、遗传状况、营养情况及个体发育等因素有关,梅花鹿比马鹿早,雌性早于雄性,同一品种鹿营养状况好和个体发育快的性成熟也早。一般性成熟期:梅花母鹿约在16月龄左右,发育良好的鹿7月龄就达到性成熟,公鹿为20月龄左右;马鹿约为28月龄,但有部分鹿16月龄即达到性成熟。……
  • 梅花鹿的饲养技术-饲养管理梅花鹿基本知识

    A、饲养管理仔鹿 1、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通常仔鹿出生时全身毛湿。除靠母鹿舐干外, 必要时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如用抹布擦干湿毛,使仔鹿及早吃到母乳(初乳)。健康良好的仔鹿产出后0.5~1小时即能站起觅母乳。鹿乳的特点是水分少,干物质多,乳脂含量高,仔鹿少量吸吮即能满足。一般母鹿每隔3~4 小时喂乳一次, 每次不过2~3分钟。 在仔鹿哺乳期,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注意避免有气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嫌其有异味而拒……
  • 鹿的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成年公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鹿的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1.梅花鹿的标记 标记就是给梅花鹿编号,目的在于辨认梅花鹿只,这样利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对梅花鹿的育种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梅花鹿的标记有两种:一种是卡耳法,即是在梅花鹿的两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将每个豁口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即是该梅花鹿的耳号。这种方法是借鉴国际上猪的卡耳号法,很有规律,左耳代表的数字大、右耳小,且是对称的大小关系。具体言……
  • 养殖梅花鹿应准备什么饲料 鹿的无机盐饲料

    养殖梅花鹿应准备什么饲料 饲料准备:以草料为主、精料为辅,另加适量的饲料添加剂。常见的草料有紫花苜蓿、青割大豆、青割玉米、薯秧、嫩草、菜叶、苏丹草、三叶草、树叶、树枝、青贮饲料,风干的树叶、干草以及各种多汁饲料如甜菜、胡萝卜、红薯等;常见的精料有玉米、大豆、大米、小米、谷类、麦类、豆类、米糠、油饼、酒糟、甜菜渣、豆渣、麦麸、鱼粉等;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骨粉、贝壳粉、石粉、蛋壳粉、食盐、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
  • 茸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1.梅花鹿的标记:标记就是给梅花鹿编号,目的在于辨认梅花鹿只,这样利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对梅花鹿的育种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梅花鹿的标记有两种:一种是卡耳法,即是在梅花鹿的两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将每个豁口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即是该梅花鹿的耳号。这种方法是借鉴国际上猪的卡耳号法,很有规律,左耳代表的数字大、右耳小,且是对称的大小关系。具体言之,左耳上缘每卡一个豁口为10、下耳缘每卡一个豁……
  • 给梅花鹿喂食枝叶饲料的利弊 成年公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给梅花鹿喂食枝叶饲料的利弊 大多数树木的叶子(包括青叶和秋后落叶)及其嫩枝和果实都可用作梅花鹿的饲料,且营养较高。树叶很容易消化,不仅能作梅花鹿的维持饲料,而且可以用作梅花鹿的生产饲料。枝叶虽然是粗饲料,但远远优于秸秆和荚壳类饲料。其营养成分随产地、季节、部位、品种、调制方式而有不同。 一般树叶中含胡萝卜素为110~250mg/kg。在夏季,树叶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约为36%;秋季以后逐渐降低,至冬季可降至12%。在养梅花鹿……
  • 养鹿知识|梅花鹿夏季饲养要注意什么

    时令已经进入夏季,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如何养好仔鹿呢? 1、科学饲养母鹿 科学饲养,一是要料足、水足,让母鹿吃好吃饱,搞好鹿舍卫生,还要加强鹿的驯化和运动,防止过肥或惊恐拥挤、碰撞而造成流产;二是营养水平要相对高些,此期母鹿精料量每天要达到1~1.25千克,是全年最高的,其中饼粕类蛋白质饲料占30%~35%、磷酸钙10~15克、食盐10克。粗饲料原则上要质好、量足、多样化,夜间粗料一定要多喂一些。 2、母鹿产仔要做到“四看见” 一要看见……
  • 养鹿知识|梅花鹿养殖需要的--场址、水源、饲料、环境等

    养殖梅花鹿需要综合考虑场址、水源、饲料、环境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条件的详细分析: 场址选择 地形:地形要求平坦开阔,有足够面积。鹿场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土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风向、排水良好的地方。 地势:要求地势高燥、向阳。鹿场不能建在低洼地,以免夏天积水,蚊蝇孽生,通风不良,冬天阴冷。 土质:鹿场要求土质坚实,渗水性好,未被污染。 交通:交通便利……
  • 梅花鹿的养殖鹿各时期的饲养技术要点

    梅花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动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余年来,我国的养鹿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试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为此,笔者总结了近10年来关于鹿的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1、品种选育与引种改良; 养鹿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的鹿茸,但影响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是鹿的品种。双阳梅花鹿品种(1986年),西丰梅花鹿品种(1995年),塔里木马鹿品种(1996年……
  • 梅花鹿选种饲养管理技术

    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动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余年来,我国的养鹿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试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为此,笔者总结了近10年来关于鹿的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1、品种选育与引种改良, 养鹿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的鹿茸,但影响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是鹿的品种。双阳梅花鹿品种(1986年),西丰梅花鹿品种(1995年),塔里木马鹿品种(1996年)以及……
  • 养鹿知识|特养梅花鹿饲料限精不限粗

    特养梅花鹿的饲料管理策略——“限精不限粗”是一个既经济又科学的喂养方法。以下是对这一策略的详细解读: 一、精料管理:限制喂养 精料的作用: 精料作为补充料,用于弥补家养鹿因粗料单一、营养不全的缺陷。 精料成本高,占养鹿总成本的70%左右。 限制精料的原因: 鹿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过多的精料,会造成浪费。 过度喂养精料可能导致鹿生病。 合理的精料喂养量: 成年梅花公鹿在生茸期,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应为19%左右。 精料饲喂量每天控……
  • 养鹿知识|饲养管理梅花鹿的基本知识

    A、饲养管理仔鹿 1、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通常仔鹿出生时全身毛湿。除靠母鹿舐干外,必要时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如用抹布擦干湿毛,使仔鹿及早吃到母乳(初乳)。健康良好的仔鹿产出后0.5~1小时即能站起觅母乳。鹿乳的特点是水分少,干物质多,乳脂含量高,仔鹿少量吸吮即能满足。一般母鹿每隔3~4小时喂乳一次,每次不过2~3分钟。 在仔鹿哺乳期,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注意避免有气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嫌其有异味而拒哺……
  • 养殖技术: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关于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下从饲养管理、饲料管理、日常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饲养管理 场地选择:梅花鹿的养殖场应选在地势稍高、平坦宽阔、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好是在山坡南面的避风处,场内应种植足够的青绿饲料或树木。场地四周应围以栅栏、铁丝网或电缆,以防梅花鹿逃逸。 鹿舍建造:鹿舍应座北朝南,以便于采光和通风。舍内应配设食槽、水槽,地面用水泥铺成斜坡,以便于消除粪便及残料。顶面可用木架……
  • 养鹿技术|养鹿饲料配合原则和方法

    随着鹿养殖的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人们要求饲喂给鹿的日粮特别是精料,必须科学合理,营养完全,可充分满足鹿生长、生产需要,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对饲料配合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精细。 一、饲料配合原则饲料配合的基本原则是营养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一)营养性 饲料配合的理论基础是动物营养学,饲养标准则概括了动物营养学的基本内容,它列出了正常条件下动物对各营养素的需要量,为制作配合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但……
  • 养鹿知识|梅花鹿妊娠初期的饲养要点

    一、饲养管理 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梅花鹿母鹿的配种期和妊娠初期,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母鹿和胎儿的健康,以下饲养要点必须掌握: 日粮搭配: 以容积较大的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 日粮中要给予一定量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根茎和块类饲料,每天每只约1千克。 精饲料应以豆饼、玉米、高粱、大豆、麦麸等为主,合理配合,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饲料应占30%-35%,禾本科籽实占50%-60%,糠麸类占……
  • 鹿业知道:梅花鹿母鹿配种与妊娠初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梅花鹿母鹿的配种期和妊娠初期,养殖户要做好这一时期饲养管理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在配种期与妊娠初期的饲养过程中,日粮应以容积较大的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日粮中要给予一定量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根茎和块类饲料,每天每只1千克左右。精饲料中应以豆饼、玉米、高粱、大豆、麦麸等为主合理配合,并且要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饲料应占30%—35%,禾本科籽实占50%—60%,糠麸类占10%—……
  • 幼年梅花鹿的饲养 成鹿的饲养

    从离乳到当年年底的仔鹿称为离乳幼鹿。在8 月中旬母鹿配种期到来之前,一次将当年产的仔鹿全部拨出。按产仔期从5 月5 日至6 月末为止计算,则仔鹿的哺乳期最长的可达110 天,而最短的仅为55 天。离乳后按仔鹿的性别、出生先后、体质强弱分成若干个离乳仔鹿群,每群以40 一50 只为宜。离乳仔鹿群应养在离母鹿较远的圈舍里;也有的把仔鹿留在原圈,而将母鹿拨出。仔鹿刚离乳时,常恋母鹿,鸣叫不安,食量大减,3 一5 天, 后才能恢复正常。仔鹿在哺……
  • 梅花鹿母鹿配种与妊娠初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梅花鹿母鹿配种与妊娠初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梅花鹿母鹿的配种期和妊娠初期,养殖户要做好这一时期饲养管理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在配种期与妊娠初期的饲养过程中,日粮应以容积较大的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日粮中要给予一定量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根茎和块类饲料,每天每只1千克左右。精饲料中应以豆饼、玉米、高粱、大豆、麦麸等为主合理配合,并且要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饲料应……
  • 特种养殖|梅花鹿的科学饲养

    一、生活习性 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温度升高时,即躲在鹿房或树荫下,气温下降到-5℃~-10℃时,仍能自由活动,并不影响其采食。喜雨雪,爱清洁。胆小怕惊,喜过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争强好动,感觉灵敏。在配种季节,公母鹿间常互相角斗,争胜好强,如不及时赶开,会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
  • 饲料粉碎机选择 成年梅花鹿冬季的饲养管理

    饲料粉碎机的种类较多,如何正确选购一台好的饲料粉碎机,下面介绍选型的原则。 1、选型时首先应考虑所购进的粉碎机是粉碎何种原料的。粉碎谷物饲料为主的,可选择顶部进料的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糠麸谷麦类饲料为主的,可选择爪式粉碎机;若是要求通用性好,如以粉碎谷物为主,兼顾饼谷和秸杆,可选择切向进料锤片式粉碎机;粉碎贝壳等矿物饲料,可选用贝壳无筛式粉碎机;如用作预混合饲料的前处理,要求产品粉碎的粒度很细又可根据需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