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饲养管理仔鹿
1、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通常仔鹿出生时全身毛湿。除靠母鹿舐干外,必要时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如用抹布擦干湿毛,使仔鹿及早吃到母乳(初乳)。健康良好的仔鹿产出后0.5~1小时即能站起觅母乳。鹿乳的特点是水分少,干物质多,乳脂含量高,仔鹿少量吸吮即能满足。一般母鹿每隔3~4小时喂乳一次,每次不过2~3分钟。
在仔鹿哺乳期,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注意避免有气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嫌其有异味而拒哺。
如果分娩后母鹿死亡或有病不能哺乳及乳汁不足时,必须采取人工哺乳措施。通常用牛乳或山羊乳代替,因新鲜乳比奶粉好,若新鲜乳不易求得,不得不用奶粉时,须将冲泡的奶粉浓度略微提高,以适应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在无经验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的给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人工哺乳的卫生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坚持做好乳汁、乳具的消毒,防止乳中出现细菌和发生酸败。
母鹿分娩后1~2个月,常出现泌乳量急剧下降的情况,因此对正在哺育仔鹿的母鹿一定要加强饲养,适当增加营养价值高的多汁饲料,因为仔鹿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获得乳汁的质量。
实际上,仔鹿到了20~30天就开始寻找植物性饲料并能采食一些嫩绿草叶,此时就应人工补充一些质量良好的柔软多汁的青绿饲料。但此时仔鹿的营养来源仍是以母乳为主。当仔鹿体重达到25千克左右时,便可以离乳,转入人工喂养。
2、离乳前仔鹿的驯化:
仔鹿出生后20天左右即开始采食一些树叶,在保护栏内设水槽,饲养人员每日定时定量添水,并利用投料口哨等调教驯化,使人鹿亲和。逐步将母仔鹿分开单独饲养。
将相邻的两个圈中间设一过门,先将母仔全部赶入其中一个圈,然后将母鹿拨出放入另一个圈,仔鹿留下。起初可将母鹿留在仔鹿圈1~2头,4~5天后,每天上下午两次全部分开,分开的时间最初每次1~3小时,以后逐渐延长,中午及晚间将过门打开,让母仔自由活动,仔鹿吃奶。
要增加人鹿接触,投料和给水者配以口哨,使仔鹿性情稳定。
要适当补饲一些饲料,根据仔鹿出生早晚的间隔时间,来确定补饲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即可补饲饲料,物别要投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精料可用高梁炒成糊香料粉碎,再加上煮熟的玉米、大豆混拌即可,大豆比例10%,投喂量要适当,由少到多,到断乳分群前达到每日每只500克。青粗饲料要切碎喂。
3、离乳后仔鹿的饲养:
仔鹿断乳一般在8月20日前后进行,断乳后要按照仔鹿的性别、体质强弱、个体大小等情况分为若干个小群、分群饲养。仔鹿圈应设置在远离母鹿圈舍的地方,也可将母鹿拨出,仔鹿留在原圈中。
离乳初期的仔鹿,由于骤然离开母鹿,会鸣叫不止,精神状态、食欲都受到很大影响。饲养员要更加耐心护理,经常呼唤仔鹿,接近鹿群,缓解仔鹿的焦燥不安。断乳分群后仔鹿转入幼鹿圈舍,要逐渐增加饲料的投放量,不可一次投喂过量。
仔鹿食量小,消化快,采食次数多,离乳半个月内一日可喂4~5次,夜间补饲一次青粗饲料,以后逐步达到日喂3次和该时期日粮的全价性及营养水平。
离乳仔鹿的精料要细致加工调制,可将大豆、玉米煮熟,一部分玉米粉成玉米面,大豆磨成豆浆,按比例混拌。同时粗饲料可以投给青柞树叶、杨树叶、青玉米秸等,玉米秸要切碎;饮水要清洁、充足。此外要注意矿物质的供给,补喂多种维生素、含硒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在日粮中加入食盐、骨粉,可防止佝偻病、软骨症的发生。
B、饲养管理母鹿
母鹿在8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配种期。这时要喂给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日喂量3.5~4.2千克。其中精料1.1~1.2千克,多汁料1千克,青粗料1.4~2千克:钙粉、食盐各20克,对配种母鹿分群管理,要有专人值班看管。一个发情期的交配次数控制在2~3次为好。母鹿配种后进入怀孕期(11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这时要供给充足营养,以利胎儿发育,饲料日喂量3.8~4.7千克。其中精料1~1.5千克,多汁料1~1.2千克,青粗料1.8~2千克,在怀孕前、中期多供给青、粗饲料,后期多给体积较小、优质、适口性较好的饲料。精料每天喂2次,青饲料要多样化,不得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公、母鹿公开饲养,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母鹿,要防病、防流产。一般从4月下旬分娩,至8月上中旬为哺乳期。这时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量5.7~7.5千克。其中精料1.2~1.5千克,多汁料1.5~2千克,青粗料3~4千克,并有充足的钙粉和食盐。精料每天喂2~3次,青粗料可让其自由采食。要保持圈舍清洁,地面平整干燥。
配种繁殖选择耳大、生长快、质量好的作种鹿,进行配种繁殖。鹿2岁以上性成熟,2岁半到3岁配种较好。母鹿于8~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眼角流粘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发情16~36小时排卵,要掌握时机,适时配种。配种方法有:群配,将公鹿母鹿放在一起,以母鹿50~100头,公鹿20~30头,混合编群,让其自行交配。其缺点是公鹿易发生争偶角斗,造成伤亡。轮配,参加配种的公鹿,分批轮流放入母鹿群中。互配。将母鹿群分成4~5头的小群,每一小群放1头公鹿,到一定时间,再调换各小群中的公鹿。这些方法,配种效果均好,受胎率也高。配种后要注意观察,发现没有受胎的要及时补配。
5~7月既是鹿茸的收获季节,又是母鹿的产仔阶段,是养鹿单位最忙的时候。为了确保母鹿分娩顺利安全,要做好日夜值班护理工作。母鹿临产前,要做好接生的物质准备。如准备好生理盐水、注射器、液状石腊、高锰酸钾、脑垂体后叶素、记录薄、轧耳钳、司可林麻药等。同时,要准备好产房。
分娩后最初几天母鹿分泌乳汁为初乳。初乳含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尤其维生素A)以及各种营养物质,抗体和无机盐类,对仔鹿健康十分重要,且兼有轻泻作用。
在驯养条件下,仔鹿的哺乳期长短不一,视各鹿场习惯而异。母鹿在带仔哺乳期间,性情凶恶,常攻击接近其仔鹿的人。
仔鹿3~4周龄左右,能随母鹿开始采食少量青饲料,3月龄左右可以不用乳饲而独立生活。为了让母鹿正常发情,应在8月未9月初隔离母鹿,使其停止供乳,以利体质恢复,早发情,早配种。
有少数母鹿特别是初产母鹿,产后弃子不带,应及时找保姆鹿代养。做法是在2~3小时内,用保姆鹿的胎盘液或尿液涂抹仔鹿,易获成功。
C、饲养管理公鹿
1、恢复期和长茸前期的饲养管理:
这个时期基本上处冬季阶段,公鹿经过配种后,体质瘦弱,并且又逢气温较低,饲养上的要求是迅速恢复其体质,为换发长茸提供物质基础。因此,在饲养上应予以含淀粉和矿物质较丰富的饲料和一定量的蛋白质饲料。
日粮中精料是由混合精料所组成,其成分由禾本科籽实(玉米、高梁或大麦、小麦等)50%、豆科籽实(黄豆或豆饼)30%和糠麸类20%;多汁料包括胡萝卜、萝卜、甘薯等块根类饲料;青饲料包括各种嫩树枝、树叶及青草等。
公鹿经过配种期以后,食欲逐渐恢复,在增加饲料时,应由少到多,切不可骤然大量投喂。精料每天定时投喂两次,青料充足时,可任其自由采食。对体质较差的老、弱、残鹿,应分出小群基单圈精心饲养,以使其迅速恢复体质。
2、长茸期的饲养管理:
公鹿每年4~8月中旬是长茸季节。鹿的长茸期是指鹿从脱角长茸或脱盘长茸到鹿茸成熟收锯这段时期,大约经过60~80天。长茸期这段时间,公鹿性欲消退,新陈代谢旺盛,食量增加,公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
公鹿在长茸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根据观察,3~4岁梅花鹿,二杠茸生长时间约55天,平均每天增重17.7克,马鹿平均每天增重50克。
鹿茸的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必须供应鹿体以相当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其生理上的需要。因此,催茸期间,除饲喂各种青草、棉籽皮、麸皮、米糠等一般饲料外,要另外添加一些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每头公鹿每天可增喂1~2千克玉米面,100克黄豆,50克鱼粉,并保证鹿每天可增喂1~2千克玉米面,100克黄豆,50克鱼粉,并保证鹿每天有足够的饮水。这样,鹿对养料吸收得好,鹿茸就长得特别旺。
实践证明,加催茸料和不加催茸料长出的鹿茸大不一样。不加催茸料长出的鹿茸料长出的鹿茸枝干干瘪疲弱,个小无光泽,重量轻,等级下降;加了催茸料长现的茸,枝干粗壮,上下粗细一致,油光发亮,茸头饱满,一般茸重可增加15%~20%,等级可相应提高一级。
应实行均衡定时喂饲。精料每天喂2~3次,饮水要清洁和充足。青饲料来源丰富地区,要尽量满足其需要,必要时可任其自由采食。
在长茸期中应做好公鹿角盘脱落日期、鹿茸生长情况等资料记录工作,同时要掌握茸生长进度,及时做好收茸的工作。对个别新茸已长出但角盘仍未脱落者,应保定将硬角除去,以免妨碍鹿茸生长。此外,对鹿舍、运动场、隔离墙、板等进行检查、清理,避免撞破鹿茸。
3、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8月下旬至11月,公鹿性欲旺盛,食欲显著下降,锯茸基部已形成花盘并骨化。此时,鹿到处摩擦,破坏饲养工具或对撞斗殴,凶猛者甚至伤人,使人不能接近。争偶角斗体质消耗较大,身体变得瘦弱。为了增加公鹿体质,有利于配种,饲养时必须选喂营养价值较高,适口性好的精饲料、维生素含量丰富的块根类多汁饲料、幼嫩的青绿饲料等,但量可适当减少
相关文章
-
技术种类:特兽养殖茸鹿的生理特点性成熟和适宜的初配年龄性成熟即是生殖生理上的成熟,此时鹿可以生成成熟的精子和卵子,并有性行为。茸鹿的性成熟与品种、类型、性别、遗传状况、营养情况及个体发育等因素有关,梅花鹿比马鹿早,雌性早于雄性,同一品种鹿营养状况好和个体发育快的性成熟也早。一般性成熟期:梅花母鹿约在16月龄左右,发育良好的鹿7月龄就达到性成熟,公鹿为20月龄左右;马鹿约为28月龄,但有部分鹿16月龄即达到性成熟。……
-
A、饲养管理仔鹿 1、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通常仔鹿出生时全身毛湿。除靠母鹿舐干外, 必要时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如用抹布擦干湿毛,使仔鹿及早吃到母乳(初乳)。健康良好的仔鹿产出后0.5~1小时即能站起觅母乳。鹿乳的特点是水分少,干物质多,乳脂含量高,仔鹿少量吸吮即能满足。一般母鹿每隔3~4 小时喂乳一次, 每次不过2~3分钟。 在仔鹿哺乳期,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注意避免有气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嫌其有异味而拒……
-
鹿的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1.梅花鹿的标记 标记就是给梅花鹿编号,目的在于辨认梅花鹿只,这样利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对梅花鹿的育种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梅花鹿的标记有两种:一种是卡耳法,即是在梅花鹿的两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将每个豁口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即是该梅花鹿的耳号。这种方法是借鉴国际上猪的卡耳号法,很有规律,左耳代表的数字大、右耳小,且是对称的大小关系。具体言……
-
养殖梅花鹿应准备什么饲料 饲料准备:以草料为主、精料为辅,另加适量的饲料添加剂。常见的草料有紫花苜蓿、青割大豆、青割玉米、薯秧、嫩草、菜叶、苏丹草、三叶草、树叶、树枝、青贮饲料,风干的树叶、干草以及各种多汁饲料如甜菜、胡萝卜、红薯等;常见的精料有玉米、大豆、大米、小米、谷类、麦类、豆类、米糠、油饼、酒糟、甜菜渣、豆渣、麦麸、鱼粉等;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骨粉、贝壳粉、石粉、蛋壳粉、食盐、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
-
母鹿各个时期的饲养和管理要点 配种期:此期饲料要求含有全价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母鹿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受胎率。饲料应以青绿、多汁料为主,并每天喂给1.2~1.5kg的精料。精料组成为?押豆饼35%?熏玉米面50%?熏麸皮15%?熏盐25g,骨粉30g,并适量补给大麦芽、胡萝卜、大葱等有催情促孕作用的饲料。母鹿进入配种期,一般应在8月底将仔鹿隔离,再参加配种。如母鹿产仔较迟,也可带仔参加配种,但不能超过10月份。配种的母……
-
1.梅花鹿的标记:标记就是给梅花鹿编号,目的在于辨认梅花鹿只,这样利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对梅花鹿的育种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梅花鹿的标记有两种:一种是卡耳法,即是在梅花鹿的两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将每个豁口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即是该梅花鹿的耳号。这种方法是借鉴国际上猪的卡耳号法,很有规律,左耳代表的数字大、右耳小,且是对称的大小关系。具体言之,左耳上缘每卡一个豁口为10、下耳缘每卡一个豁……
-
给梅花鹿喂食枝叶饲料的利弊 大多数树木的叶子(包括青叶和秋后落叶)及其嫩枝和果实都可用作梅花鹿的饲料,且营养较高。树叶很容易消化,不仅能作梅花鹿的维持饲料,而且可以用作梅花鹿的生产饲料。枝叶虽然是粗饲料,但远远优于秸秆和荚壳类饲料。其营养成分随产地、季节、部位、品种、调制方式而有不同。 一般树叶中含胡萝卜素为110~250mg/kg。在夏季,树叶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约为36%;秋季以后逐渐降低,至冬季可降至12%。在养梅花鹿……
-
梅花鹿常用饲料原料种类很多,有些饲料,特别是粗饲料正常状态下不易消化,营养价值较低,有些精饲料本身含某些抗营养因子,降低其自身潜在营养价值,同时适口性较差,为提高精、粗饲料的利用率及适口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饲料营养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采 用适宜的加工调制、贮存方法。 一、饲料的加工 饲料的加工方式很多,总体上有物理(机械)方式,如切碎、压扁、浸泡、粉碎、制粒等;化学方式,如碱化法、氨化法、糖化法……
-
养殖知识:鹿的饲养与驯化 鹿的饲养管理,青饲料为主,粗饲料为辅
养殖知识:鹿的饲养与驯化 梅花鹿的听觉、视觉、嗅觉都很敏锐,不易与人接近,初养者如不及时对其加以驯化、调教和科学喂养。就会影响鹿的正常生长和复膘壮体。 养鹿者首先要经常到鹿舍内巡视,特别是仔鹿一生下来,饲养人员就要多与之接触。在仔鹿断乳分群之后,更要经常深入鹿舍,加强驯化。对“野性”较强的鹿也可采取强制驯化的方法。鹿在圈内采食反刍后,将其赶到圈外较大的场院内,在场院内给予一定的刺激,开始时鹿紧张、乱跑…… -
养殖知识;茸鹿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 ①鹿舍建造要求地势平坦高爽、阳光充足、背风向阳、安静、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鹿舍由棚舍和运动场两部分构成,四周设有围墙,高3米,运动场铺沙,每只鹿占地6平方米。 ②饲喂配合饲料鹿是反刍草食动物,坚持以本地饲料资源出发来配制日粮,日粮分精料和粗料。粗料有柞、杨、柳、槐树枝叶、大豆秧、红薯秧、甜菜、青贮饲料;糖料有玉米、豆类、糠麸等。要根据公鹿、母鹿的营养需要,合理进行调配,以满……
-
时令已经进入夏季,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如何养好仔鹿呢? 1、科学饲养母鹿 科学饲养,一是要料足、水足,让母鹿吃好吃饱,搞好鹿舍卫生,还要加强鹿的驯化和运动,防止过肥或惊恐拥挤、碰撞而造成流产;二是营养水平要相对高些,此期母鹿精料量每天要达到1~1.25千克,是全年最高的,其中饼粕类蛋白质饲料占30%~35%、磷酸钙10~15克、食盐10克。粗饲料原则上要质好、量足、多样化,夜间粗料一定要多喂一些。 2、母鹿产仔要做到“四看见” 一要看见……
-
养殖梅花鹿需要综合考虑场址、水源、饲料、环境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条件的详细分析: 场址选择 地形:地形要求平坦开阔,有足够面积。鹿场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土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风向、排水良好的地方。 地势:要求地势高燥、向阳。鹿场不能建在低洼地,以免夏天积水,蚊蝇孽生,通风不良,冬天阴冷。 土质:鹿场要求土质坚实,渗水性好,未被污染。 交通:交通便利……
-
公鹿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生产优质高产的鹿茸和繁殖良种至关重要。根据公鹿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以及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可以将公鹿的饲养管理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恢复期和长茸前期的饲养管理 时间划分:北方地区为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南方地区则相应提前。 管理措施: 迅速恢复公鹿体质,为长茸提供物质基础。 饲料应以含淀粉和矿物质较丰富的饲料为主,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饲料。 日粮中精料比例要……
-
梅花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动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余年来,我国的养鹿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试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为此,笔者总结了近10年来关于鹿的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1、品种选育与引种改良; 养鹿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的鹿茸,但影响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是鹿的品种。双阳梅花鹿品种(1986年),西丰梅花鹿品种(1995年),塔里木马鹿品种(1996年……
-
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动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余年来,我国的养鹿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试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为此,笔者总结了近10年来关于鹿的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1、品种选育与引种改良, 养鹿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的鹿茸,但影响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是鹿的品种。双阳梅花鹿品种(1986年),西丰梅花鹿品种(1995年),塔里木马鹿品种(1996年)以及……
-
特养梅花鹿的饲料管理策略——“限精不限粗”是一个既经济又科学的喂养方法。以下是对这一策略的详细解读: 一、精料管理:限制喂养 精料的作用: 精料作为补充料,用于弥补家养鹿因粗料单一、营养不全的缺陷。 精料成本高,占养鹿总成本的70%左右。 限制精料的原因: 鹿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过多的精料,会造成浪费。 过度喂养精料可能导致鹿生病。 合理的精料喂养量: 成年梅花公鹿在生茸期,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应为19%左右。 精料饲喂量每天控……
-
鹿茸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品种、年龄、饲养管理、气候条件等。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详细分析: 1. 品种 不同品种的鹿,其鹿茸的生长特性和产量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品种的鹿可能天生就具有更好的鹿茸生长能力,而另一些品种则可能相对较差。因此,在选择养殖鹿种时,需要考虑到鹿茸的生长潜力和市场需求。 2. 年龄 年龄是影响鹿茸生长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年轻、健壮的公鹿具有更好的鹿茸生长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鹿茸……
-
关于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下从饲养管理、饲料管理、日常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饲养管理 场地选择:梅花鹿的养殖场应选在地势稍高、平坦宽阔、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好是在山坡南面的避风处,场内应种植足够的青绿饲料或树木。场地四周应围以栅栏、铁丝网或电缆,以防梅花鹿逃逸。 鹿舍建造:鹿舍应座北朝南,以便于采光和通风。舍内应配设食槽、水槽,地面用水泥铺成斜坡,以便于消除粪便及残料。顶面可用木架……
-
一、饲养管理 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梅花鹿母鹿的配种期和妊娠初期,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母鹿和胎儿的健康,以下饲养要点必须掌握: 日粮搭配: 以容积较大的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 日粮中要给予一定量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根茎和块类饲料,每天每只约1千克。 精饲料应以豆饼、玉米、高粱、大豆、麦麸等为主,合理配合,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饲料应占30%-35%,禾本科籽实占50%-60%,糠麸类占……
-
养兔技术|把好五道关提高仔兔成活率 繁殖母兔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是出生关。獭兔出生10天内,仔兔裸体无毛,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死亡,这一时期要保持最佳温度20℃—25℃。 二是哺乳关。母兔初乳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新生仔兔如果能吃到足量的初乳,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减少死亡。 三是补料关。仔兔生长迅速,养分需要增多,到12日龄开眼后,仅凭母乳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开始补料。从13日起,先喂少量柔软易消化的嫩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