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智慧养殖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养 > 养鹿知识|梅花鹿夏季饲养要注意什么

养鹿知识|梅花鹿夏季饲养要注意什么

时间:2024-12-25    浏览:0次  标签:梅花鹿养鹿知识夏季饲养

时令已经进入夏季,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如何养好仔鹿呢?

1、科学饲养母鹿

科学饲养,一是要料足、水足,让母鹿吃好吃饱,搞好鹿舍卫生,还要加强鹿的驯化和运动,防止过肥或惊恐拥挤、碰撞而造成流产;二是营养水平要相对高些,此期母鹿精料量每天要达到1~1.25千克,是全年最高的,其中饼粕类蛋白质饲料占30%~35%、磷酸钙10~15克、食盐10克。粗饲料原则上要质好、量足、多样化,夜间粗料一定要多喂一些。

2、母鹿产仔要做到“四看见”

一要看见母鹿产仔症状,如减食、不食、走动不安等;二要看见露水泡或“破水”,这是判定是否难产的重要依据。对于母鹿难产,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确诊、早助产。三要看见仔鹿产下来,因为有的初产母鹿或恶癖母鹿产后有扒、打、咬、遗弃仔鹿的反常行为,看见反常行为便于及时防制。四要看见仔鹿吃上初奶,正常情况下仔鹿生后0.5~1小时就能吃上初奶,对吃不上初奶的仔鹿要找奶妈鹿代养或人工哺乳,个别仔鹿生后12小时、甚至24小时才吃上初奶的成活率很低。

3、搞好仔鹿人工哺乳

人工哺乳仔鹿必须喂初乳,最好吃3天。喂奶要做到:①定时,30日龄每天4次,31~60日龄每天3次,61~75日龄2~4次;②定量,仔鹿第1天喂800~1000毫升,以后每天加10~20毫升,60日龄后因采食饲料,则可以每天减5~10毫升,当然应视仔鹿体重大小与食欲情况相应增减;③定质,要用无病奶牛的鲜牛奶(羊奶亦可,需煮沸消毒)。④定温,37~38℃最好。饲喂用具每日蒸煮消毒,搞好环境卫生。用“穿裤衩”或隔离方法防止仔鹿间吮尿。

4、建好仔鹿保护栏

仔鹿保护栏是保证仔鹿安全的重要措施,有些鹿场不重视是不对的。保护栏一要建在棚舍内高处;二要有垫草,垫草要常换、常晒。

5、搞好仔鹿补饲

补饲既能锻炼仔鹿采食能力,又能锻炼仔鹿胃肠机能,为离乳后采食饲料做好准备。补饲从生后2周龄开始,在保护栏内进行。开始时仔鹿不采食或采食少,几天后会逐渐习惯、采食增多,要少喂勤添,每天喂4~5次,1小时后将剩料拿走,洗晒饲槽,要保证饮水。一般离乳仔鹿拉稀主要原因是不补饲或补饲不好造成的,经过补饲的仔鹿很少拉稀。

6、仔鹿要分批离乳

目前大多采用1次性离乳。分批离乳的好处主要是节省母鹿精料费支出。

7、搞好仔鹿驯化

驯化可以提高鹿抗应激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易惊、疏人的鹿变得温顺、亲近人,以方便安全生产。驯化具体方法是“常接触”。因此,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鹿舍,接触仔鹿;特别是离乳仔鹿,人经常接触可以减轻离母断乳造成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 养鹿技术|梅花鹿养殖实用技术

    梅花鹿养殖实用技术分析,梅花鹿全身是宝,鹿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能,是中药之王,补品中的上品;鹿肾更有壮阳补虚功能,被国内外医药界视为强阳补精、提高性功能的特效药;鹿尾、鹿筋具有医治羊角疯等病的功能;鹿胎有治疗肾虚和妇女病的功能;鹿血、鹿胎盘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鹿皮则是制作高档名贵皮革服装的最佳原料;鹿筋、鹿心、鹿肉是豪华席上的高档名肴。那么,养殖梅花鹿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场址选择地形、地势和土壤鹿场……
  • 养鹿技术|梅花鹿的人工养殖要点

    梅花鹿属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草食动物,具有药用、肉用、皮用、观赏用等多种经济用途。其鹿茸以显著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昂贵的价格而闻名于世;鹿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高俏销;鹿皮可加工成美观耐用的服装鞋帽;其他副产品如鹿骨、鹿血、鹿筋、鹿胎、鹿角、鹿尾、鹿鞭、鹿肾也被人们视为珍品而加以妙用。由于梅花鹿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强,容易驯养,故人工养殖已遍及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海南岛、广东、福……
  • 养鹿技术|梅花鹿养殖技巧

    一、怎样搭建鹿场 鹿场搭建,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搭建鹿场。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二、怎样提高鹿茸产量 (1)控光养鹿增茸快:养鹿户可因地制宜建筑几个简易塑料大棚,占地面积约为125~225平方米,棚顶安上100~150瓦水银灯4个,灯高距地面约2.5~2.7米, 照明度为500℃……
  • 养鹿技术|梅花鹿养殖技术

    梅花鹿养殖技术 (一)鹿场搭建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石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二)提高鹿茸产量首先是控光养鹿增茸快。养鹿户可因地制宜建筑几个简易塑料大棚,占地面积约为125-225平方米,棚顶安上100-150瓦水银灯4个,灯高距地面约2.5-2.7米,照明度为500℃左右。每年从春季开始牗最好从……
  • 科学养鹿|科学养梅花鹿

    科学养鹿 1 .合理地搭配词料为了提高鹿的生产性能,应依据本场饲料来源、种类、贮备量,饲料质量,鹿的管理条件等,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以符合茸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茸鹿在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要有所不同。如公鹿在配种期、生茸期营养需要比母鹿多;母鹿在妊娠期、哺乳期营养需要更多。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应提前作好饲料的供应计划,保证能及时、科学、合理地搭配调整,才能获得良好的饲喂效果。 配合日粮要根据鹿的生物学特性来选……
  • 养鹿|关于梅花鹿茸的知识

    鹿茸介绍 鹿茸是我国养鹿业的主要产品。它是从鹿的额骨上长出来的尚未骨化的嫩角。茸的外表被覆着生有柔软茸毛的皮肤,内部由各种形状的细胞、软骨、骨组织组成,其中富含血管和神经,代谢旺盛,生长迅速。鹿茸成熟后,如果不适时收取,继续生长,进而骨化,脱掉茸皮,就变成了鹿角。平时人们所说的鹿茸角是茸和角的总称。 茸角是雄性鹿科动物第二性征的表现。在鹿科动物中除驯鹿雌雄皆长茸角,察雌雄都不长茸角外,其他的鹿种,如梅……
  • 养殖梅花鹿基础知识--梅花鹿的生态习性常识

    梅花鹿的生态习性常识 A、梅花鹿形态特征: 梅花鹿为中型鹿。体长1.3-1.5米,肩高0.85-1.0米,尾长约0.2米,体重80-130公斤。体为棕红色,有白色斑点,酷似 梅花而得名,头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状,泪窝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躯干适中。四肢细长,主蹄狭尖,侧啼小。尾短。臀部有明显的白色块斑。体毛棕色,夏毛较鲜艳,白色梅花斑明显,冬毛略比夏毛深,有绒毛,但无白色斑点,有的仅隐约看到。 仅雄性具角,……
  • 养鹿技术|梅花鹿的饲料配合原则

    梅花鹿饲料配合的基本原则是营养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一、营养性 饲料配合的理论基础是动物营养学,饲养标准则概括了动物营养学的基本内容,它列出了正常条件下动物对各营养素的需要量,为制作配合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但长期以来,梅花鹿的饲养并无统一标准,本章所列标准是近20多年来,经科学实验及饲养实践所获得的一些数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动物营养需要是通过多种饲料合理搭配来满足的,所以饲料及其营养价值表同样是配合饲料……
  • 梅花鹿饲料七大类

    鹿用饲料可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七大类。 1、粗饲料 (1)、特点 具有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价格便宜、饲用广泛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纤维素含量高、消化率低、营养成分缺乏等缺点。通常做为冬季饲料来源。 (2)、种类 分为干草类、农副产品类、树叶类三大类。 干草类 包括天然牧草和栽培牧草。天然牧草有碱草、羊胡子草、芨芨草、芦苇、山地合草、青蒿、红毛弓草、小叶樟草等。人……
  • 梅花鹿的科学饲养方法

    一、 生活习性 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温度升高时,即躲在鹿房或树荫下,气温下降到-5℃~-10℃时,仍能自由活动,并不影响其采食。喜雨雪,爱清洁。胆小怕惊,喜过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争强好动,感觉灵敏。在配种季节,公母鹿间常互相角斗,争胜好强,如不及时赶开,会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
  • 梅花鹿配种与妊娠初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梅花鹿母鹿的配种期和妊娠初期,养殖户要做好这一时期饲养管理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在配种期与妊娠初期的饲养过程中,日粮应以容积较大的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日粮中要给予一定量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根茎和块类饲料,每天每只1千克左右。精饲料中应以豆饼、玉米、高粱、大豆、麦麸等为主合理配合,并且要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饲料应占30%35%,禾本科籽实占50%60%,糠麸类占10%20%。精……
  • 梅花鹿养殖饲料的配合原则?

    梅花鹿养殖饲料的配合原则主要基于营养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三个方面的详细阐述: 一、营养性 营养性是饲料配合的首要原则。它要求饲料必须满足梅花鹿生长和生产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是梅花鹿日粮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这些饲料应占日粮的一定比例,以保证梅花鹿获得足够的能量维持其生命活动和生产需要。 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粕、棉粕、菜粕、……
  • 特种养殖|梅花鹿的饲养方式

    一圈养: 把所有的鹿按照年龄、性别分成不同的群,分别养在有一定面积的圈舍内,由人来直接进行饲养与管理的一种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人能经常的观察到鹿茸的生长情况,有利于及时锯茸。同时,鹿经常与人接触,有什么异常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整个鹿群的防疫工作也比较容易。但是,由于这种养鹿方式采用的是集约式经营管理,因此,在饲料供给上一定要保证充足,否则将不能正常生产,在管理方面要求有一定的人力及物力,有足……
  • 离乳幼梅花鹿的饲养

    从离乳到当年年底的子梅花鹿,称为离乳幼梅花鹿。在每年8月中旬母鹿配种期到来之前,一次将当年产的子鹿全部挑出,按子鹿的性别、出生先后、体质强弱分成若干个离乳子鹿群,每群以40只~50只为宜。离乳子鹿群应养在离母鹿较远的圈舍里,也可将子鹿留在原圈,将母鹿挑出。 子鹿刚离乳时,常恋母鹿,鸣叫不安,食量大减,3天~5天后才能恢复正常。子鹿在哺乳期内经过补饲虽然消化机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但初离乳时有些子鹿消化道缺乏锻炼,……
  • 贵州梅花鹿-梅花鹿公鹿的饲养技术

    养好公鹿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优质高产的鹿茸和繁殖良种。根据公鹿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在饲养上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长茸前期,长茸期,配种期和恢复期。 由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公鹿在这四个时期的具体划分上亦稍有不同。在北方,鹿1月下旬至3月下旬为长茸前期,4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长茸期,8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配种期(正式参加配种多在9月中旬以后),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为恢复期。南方各省由于气候的关系,上述配种时期……
  • 特种养殖|梅花鹿的饲养技术

    一、梅花鹿的生态习性常识 A、梅花鹿形态特征: 梅花鹿为中型鹿。体长1.3-1.5米,肩高0.85-1.0米,尾长约0.2米,体重80-130公斤。体为棕红色,有白色斑点,酷似 梅花而得名,头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状,泪窝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躯干适中。四肢细长,主蹄狭尖,侧啼小。尾短。臀部有明显的白色块斑。体毛棕色,夏毛较鲜艳,白色梅花斑明显,冬毛略比夏毛深,有绒毛,但无白色斑点,有的仅隐约看到。 仅雄性具……
  • 梅花鹿的饲养技术-投资梅花鹿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梅花鹿的饲养二、投资梅花鹿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A、场地的准备: 鹿场搭建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搭建鹿场。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 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不要在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旧址上建场。 B、设施的准备: 鹿舍、精粗饲料库房、饲料……
  • 养鹿知识|梅花鹿茸鹿的繁殖与饲养

    技术种类:特兽养殖茸鹿的生理特点性成熟和适宜的初配年龄性成熟即是生殖生理上的成熟,此时鹿可以生成成熟的精子和卵子,并有性行为。茸鹿的性成熟与品种、类型、性别、遗传状况、营养情况及个体发育等因素有关,梅花鹿比马鹿早,雌性早于雄性,同一品种鹿营养状况好和个体发育快的性成熟也早。一般性成熟期:梅花母鹿约在16月龄左右,发育良好的鹿7月龄就达到性成熟,公鹿为20月龄左右;马鹿约为28月龄,但有部分鹿16月龄即达到性成熟。……
  • 梅花鹿的饲养技术-饲养管理梅花鹿基本知识

    A、饲养管理仔鹿 1、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通常仔鹿出生时全身毛湿。除靠母鹿舐干外, 必要时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如用抹布擦干湿毛,使仔鹿及早吃到母乳(初乳)。健康良好的仔鹿产出后0.5~1小时即能站起觅母乳。鹿乳的特点是水分少,干物质多,乳脂含量高,仔鹿少量吸吮即能满足。一般母鹿每隔3~4 小时喂乳一次, 每次不过2~3分钟。 在仔鹿哺乳期,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注意避免有气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嫌其有异味而拒……
  • 鹿的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成年公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鹿的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1.梅花鹿的标记 标记就是给梅花鹿编号,目的在于辨认梅花鹿只,这样利于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对梅花鹿的育种和生产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梅花鹿的标记有两种:一种是卡耳法,即是在梅花鹿的两耳不同部位卡成豁口,然后将每个豁口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即是该梅花鹿的耳号。这种方法是借鉴国际上猪的卡耳号法,很有规律,左耳代表的数字大、右耳小,且是对称的大小关系。具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