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智慧养殖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文章列表

台湾泥鳅健康养殖的日常管理的六个关键步骤

台湾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饲料和肥料来源广。动物性饲料有蚕蛹、蚯蚓、螺蛳、河蚌、小鱼及动物内脏等;植物性饲料有米糠、麦麸、豆渣、豆饼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还有水生的天然饵料,如水蚤、丝蚯蚓、小昆虫等。小规模养鳅,可在附近的大水面比如湖泊、水库、河沟捞取。 无论……
日期:2024-10-16 浏览:1574次 阅读详情

台湾泥鳅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要点

一、台湾大泥鳅的基本习性 1.水温 适养水温15-30℃;随着水温上升生长加速;最适水温25-28℃(生长最快);休眠水温5℃以下或32℃以上(会钻泥进入休眠状态以抗避寒暑)。 2.食性 在天然环境中,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浮游动物、丝蚯蚓、植物茎芽、杂草种子绿藻、碎屑、微生物;摄食常在夜间。在养……
日期:2024-10-16 浏览:7767次 阅读详情

淡水白鲳的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为食用及观赏鱼。其肉质鲜美、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捕捞,可单养也可混养。 一、生活习性 淡水的鲳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能耐每升0.48毫克低氧;适宜pH值6.2~7.5.生长温度为21℃~32℃,**适生长温度是28℃~30℃。不耐低温,夏花鱼种饲养水温必须在1……
日期:2024-10-16 浏览:5249次 阅读详情

泥鳅养殖中个大的雌泥鳅不适合做种鳅

泥鳅养殖户容易形成一个误区,认为雌泥鳅越大,产卵量越高,所以大量选择那些大个体的雌泥鳅进行催产。 所谓大个体雌鳅,就是体长超过20厘米的,这种雌鳅怀的卵虽然很多,但是产卵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年龄大了,已经过了最佳的生育期。一般来说,刺鳅能生育的时间有……
日期:2024-10-16 浏览:698次 阅读详情

网箱养殖台湾泥鳅的五个关键技术要点

1、网箱材料、规格与设置 网箱原材料是用聚乙烯制成,绞丝网类型,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直接固定于水中。网箱养鳅分为鳅种培育网箱和成鳅暂养网箱。鳅种培育网箱网目大小以苗种不能逃脱为准,箱体面积10~25平方米。成鳅暂养网箱网目为0.5~1cm,箱体面积约50平方米。箱体高度视养……
日期:2024-10-16 浏览:398次 阅读详情

秋冬季节泥鳅等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

进入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逐渐降低。正是丰收的季节,而水质管理尤其重要,秋冬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前功尽弃,特提出以下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持池塘水位稳定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
日期:2024-10-16 浏览:2509次 阅读详情

泥鳅养殖模式有哪些,看哪种更加适合你?

泥鳅营养价值高,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市场销售价格高出四大家鱼许多,这也让许多返乡的农民和大学生创业纷纷进入养殖行列。养殖泥鳅要获得好的效果,养殖场选址非常重要,选址前应根据自己的资金、人员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 1、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可以根据泥鳅不同……
日期:2024-10-16 浏览:8382次 阅读详情

庭院里养殖泥鳅增收的七个关键步骤

一、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的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池的面积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头、砖块或水泥板铺砌,并用泥沙浆抹光。下游距池30厘米处开排水口并安装防逃设备,以防泥鳅逃逸。 二、清池消毒。亩用……
日期:2024-10-16 浏览:185次 阅读详情

泥鳅养殖常见病之烂身病腐皮病的防治技术

近年来,泥鳅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与此同时泥鳅的病害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危害较大的是一种以烂身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病具有危害对象广、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 主要症状 早期病鱼表现出体表发黑、离群独游、食欲下降、漂浮于水面等症状,有的病鱼体……
日期:2024-10-16 浏览:1844次 阅读详情

莲藕田泥鳅苗种培育技术介绍

1.藕池条件:泥鳅苗种培育池以面积以30~100平方米为宜,池深40~60厘米,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必须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厘米淤泥层,池中莲藕覆盖面积宜占总面积的1/4. 2.清塘培水:鳅苗下池前10天,每亩池用生石灰50~60千克带水清塘消……
日期:2024-10-16 浏览:1422次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