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虾的繁殖习性 青虾雌雄异体,主要区别是性成熟的雄虾第二步足比雌虾的强大,一般为体长的1.5倍。青虾的产卵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为49个月,高峰期为67月,产卵水温在18度以上。青虾交配后,24小时内即产卵,一般抱卵量在10002500粒。青虾的卵为椭圆形,产出的卵成团附着在雌虾具有刚毛的腹足上,通过游泳足的不断摆动,提供良好的氧气条件,促进虾卵孵化。整个孵化期大约需2225天时间。
二、繁育池准备 育苗池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面积一般12亩,水深11.5米。在使用前清除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待药效消失后,用80目筛绢过滤灌入新水。
三、亲虾的选择 可在养殖池或天然水域中捕捞抱卵亲虾。时间一般在5月上旬。要求亲虾个体在5厘米以上,性腺发育良好或抱卵量大,肢体完整、健康无病。非繁殖季节雌雄比例为2:1或3:1.繁殖季节只能迁雌虾即可。
四、亲虾的放养 **好挑选那些所抱的卵都已出现眼点的亲虾,以使繁育的虾苗规格整齐。亩放亲虾一般在10公斤左右,可直接放入繁育池中。**好在池塘浅水区放置稀目网箱(规格为100X70X50厘米),将选好的抱卵虾按每箱0.5克1公斤放入,当虾卵孵出后取出网箱,亲虾上市出售。
五、亲虾的饲养 抱卵亲虾放入池塘或网箱后,每天投饵一次,饲料品种有轧碎的螺、蚬肉、菜饼、豆饼、麸皮等动植物饵料。每次投畏量占亲虾总重量的5%7%,以12小时吃完为度,并要经常洗涮网箱,使箱体内外水体交换畅通,保持水质良好。
六、虾苗的培育 当抱卵亲虾的卵膜透明,出现眼点时,表明蚤状幼体将孵出,此时可向池中施适量经发酵的猪、牛粪等有机肥,用来培育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浮游动物,供虾苗食用。虾苗孵出后,每隔45天向池中施一次有机肥,每次每亩100150公斤,以保持天然生物饵料的数量。如浮游动物量不足,可加大施肥量,或每天每亩用1.52公斤大豆磨浆泼洒投喂。
七、虾苗出池 经过一个月左右培育,幼体经过多次蜕皮变态成为仔虾。当体长达到1厘米左右是,应及时分池养殖。虾苗的捕捞方法有纱网抄捕、灯光诱捕和放水聚捕等。
上一篇:无公害草鱼池塘高效养殖 下一篇:斑点叉尾苗种繁育技术
相关文章
-
斑点叉尾苗种繁育技术是我省今年主推的水产技术之一,为方便水产养殖户了解这一新技术,记者采访了省水产推广总站的副站长申德林。 申德林介绍说,掌握这一技术关键是要掌握鱼苗人工繁殖和夏花、鱼种的培育。亲鱼要选择3龄~5龄、体重2.5公斤~3.5公斤的鱼,雌雄配比3:2.亲鱼培育池面积为2500平方米、水深约1.5米左右,每亩放养量为20尾~30尾。水温高于13℃时开始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水温21℃以上时,投饵率为2%%~4%%,并适当补充动物性(剁碎的小鱼虾……
-
一、亲虾选择 红螯螯虾一年可多次产卵,白昼的长短对其繁殖有一定的影响。产卵期一般多在白昼逐渐延长的春末夏初开始,但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温。在水温下降至20℃以下则不见有产卵现象,当水温由20℃开始升温,则逐渐发生交配、产卵现象。该虾饲养得好,一年可繁殖2-3次。 1.亲虾要求:选择亲虾要求活力强、附肢完整、躯体光滑、无附着物和病害(如尾部腐烂和壳受损)的成虾作亲虾。为了取得较高的繁殖力,要选择体长在9厘米以上,成熟度好的……
-
近年来,罗氏沼虾养殖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其池塘从当年的11月到翌年的5月中旬有一段空闲期得不到充分利用。为挖掘虾池的生产潜力,提高池塘的单位效益,我场通过多年来的试验,探索出一套由罗氏沼虾、青虾循环交叉式养殖的模式。利用该养殖模式我场全年平均每亩收获罗氏沼虾147公斤,亩产值达7180元。 一、池塘清整:4月下旬将池水抽干曝晒,同时在池中挖一条排水捕虾沟。5月初,用五氯酚纳进行**清塘;3天后,用石灰、敌百虫进行第二次清……
-
泥鳅近年的市场行情看好,不仅国内市场需求大,且往韩、日等国出口亦有增加。利用青虾池混养泥鳅,可以增加泥鳅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方法 泥鳅与青虾混养,一般在5月份向青虾池中投放抱卵虾,6月底7月初放养泥鳅种苗,在7月中旬以后,每亩搭配放养300~400尾鲢鳙鱼种,以改善水质。同时在池中种植一些水草。 二、放养 虾苗放养,用自繁自养的方法虽然投入少、成本低,但池中当年5月~6月份繁殖的虾,到8月份前后一般会性成熟,并繁殖……
-
在秋季青虾暂养池塘中套放网箱养泥鳅,不影响青虾生长,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养殖收益。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3—5亩,东西向,长方形,池深1.5米。底质硬结,淤泥不超过10厘米厚,池坡比1∶2.5.水源充足。9月初池塘留底水10厘米,用150公斤生石灰清塘,9月上旬加注新水60厘米,进水口用两道60目筛绢网过滤,防杂物和敌害进入。在离岸1米左右的浅水地带移植一圈水花生,移栽前用5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消毒,水草带用尼龙绳固定,面积占池塘面积20%。……
-
大鳞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尤以湖北、江西一带居多,体征与普通泥鳅具有明显不同之处:一是大鳞副泥鳅体色呈暗红、暗黄色,俗称红泥鳅;二是大鳞副泥鳅背部鳍条只有7条,比普通泥鳅少2条;三是大鳞副泥鳅的黑色斑更细小,散布比普通泥鳅密集;四是大鳞副泥鳅口部须条比普通泥鳅长,鳞片大;五是大鳞副泥鳅尾端与普通泥鳅相比隆起较为明显。2001年以来,笔者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大鳞副泥鳅苗种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