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智慧养殖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文章列表

泥鳅养殖|藕田养殖泥鳅

藕田养泥鳅属于高效生态养殖,一般亩产泥鳅150-200千克以上。凡水位较低,淤泥层较薄的藕田,均可用来养鳅。 1、藕田改造。 在田块四周挖一条宽2.5-3米、深1-1.2米的环状鱼沟,两角或四角各设鱼溜一个。挖出的泥土筑成1米的斜坡田埂,坡上和四周环状鱼沟都要覆盖30目以上的白色尼龙网……
日期:2024-09-19 浏览:259次 阅读详情

泥鳅养殖|泥鳅生态养殖新技术

泥鳅白天喜钻入水底腐泥中,晚上出来觅食,以昆虫、小甲壳动物、扁螺、蚯蚓、水草和藻类为天然食物,更喜欢腐殖质。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1、鳅池条件 泥鳅以单养为好,应选择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的深度80厘米,池壁泥土应夯……
日期:2024-09-19 浏览:20661次 阅读详情

泥鳅养殖之冬季池塘养殖技术

冬季池塘养泥鳅技术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苗种培育 池塘条件:苗种培育以土……
日期:2024-09-19 浏览:4555次 阅读详情

泥鳅繁育|洪泽湖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

大鳞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尤以湖北、江西一带居多,体征与普通泥鳅具有明显不同之处:一是大鳞副泥鳅体色呈暗红、暗黄色,俗称红泥鳅;二是大鳞副泥鳅背部鳍条只有7条,比普通泥鳅少2条;三是大鳞副泥鳅的黑色斑更细小,散布比普通泥鳅密集;四是大鳞……
日期:2024-09-19 浏览:118次 阅读详情

泥鳅疾病防治|泥鳅病害预防六要素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因此,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防治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
日期:2024-09-19 浏览:2753次 阅读详情

泥鳅养殖|大黄板泥鳅人工养殖

大黄板泥鳅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它对环境适应力很强,容易养规则黑色斑点。口小、下位、有须。据分析,泥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殖,运输方便,生产成本低。人工养殖泥鳅是很好的致富门……
日期:2024-09-19 浏览:130次 阅读详情

泥鳅养殖|饲养泥鳅有妙法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饲养泥鳅成为了现实,但普通村民如何在简单的条件下饲养泥鳅呢? 饲养泥鳅的关键在于繁殖。泥鳅自然产卵期较长,通常为每年的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当水温达到20~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用作繁殖的亲鳅要选择二龄以上、……
日期:2024-09-19 浏览:516次 阅读详情

泥鳅疾病防治|泥鳅发烧病的防治技术

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泥鳅体内分泌出的黏液在池内聚积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聚升,溶氧量减少,泥鳅焦燥不安,互相纠缠而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①减少放养密度,发现发病立即更换或补充新鲜凉水。 ②发病后可用0.5毫克/升的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
日期:2024-09-19 浏览:79次 阅读详情

田养泥鳅|茭白田块养泥鳅

泥鳅在茭白田块里生长,是充分利用水体环境的立体生态种养方式。泥鳅可利用水中动物作饵料,这样减少了茭白的病虫害;同时泥鳅的排泄物是茭白的肥料,泥鳅在土中的活动还可替茭白松土助长。茭白生长吸取水土中的营养,改善调节水土环境,保持水质清新。泥鳅、茭白共生互利、双双……
日期:2024-09-19 浏览:11055次 阅读详情

水产养殖|几种混养模式介绍

几种养殖模式介绍 1.1 鲫草混养模式(鲫鱼:草鱼=6:4) 该养殖模式主要集中在屈原农场、湘阴鹤龙湖渔场等,粗鳞鱼比例分配为鲫鱼:草鱼=6:4.主要特点是风险小,收益适中,主要投喂30CP的高档混养料或者鲫鱼专用料,饵料系数一般是2.0-2.2. 案例1:该养殖户位于湘阴某渔场,水面9亩,水深……
日期:2024-09-19 浏览:5336次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