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猪 > 养猪技术
什么生产模式的猪场适合批次化生产?多周批是否更有利于防非?
  • 时间:2024-09-14
  • 浏览:0

传统的养猪业是依附于种植业的,养猪生产周期也与谷物种植收获的节律一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养猪业成为畜牧业中独立的产业分支,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为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批次化生产成为必然选择,母猪年产胎数也从2胎/年提高到2.3胎/年甚至更高。

随着养猪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单个猪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猪群健康方面的管理难度呈指数级增长,猪群的“多点生产”、“全进全出”管理模式是应对健康挑战最成功的探索之一。上世纪末,猪圆环病毒病给养猪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作为“全进全出”管理模式的延伸,多周批生产模式在欧洲应对猪圆环病毒病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2010年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在国内传播,给中国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为应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的困扰,以产房“全进全出”为目的的4周批生产模式被诸多公司采用。另外随着育肥猪场规模越来越大,以销售断奶仔猪为目的中小规模母猪场也被迫采取多周批生产模式,以满足客户的一次大量采购的需求。

多周批模式的设计

按周节律生产的猪场,一般将猪群人为分为20群(3周龄断奶)或21群(4周龄断奶),整个周期约140-147天(114天妊娠期+21天(或28天)哺乳期+5天断奶发情间隔)。多周批生产实质上就是将这20群猪合并成更少的批次,合并后的批次数只要满足三对逻辑关系就可以进行批次生产。一是批次数乘以批次间隔天数的积介于140-147之间(如果断奶日龄超过28天,每超1天乘积可多1天);二是分娩舍批数乘以批次间隔天数的积大于28;三是配种妊娠舍批数乘以批次间隔天数的积小于115.常见批次设计如下表:

批次的选择要根据猪场的猪群规模、分娩舍单元数、分娩栏数、断奶日龄、批次生产的目的等进行灵活调整,因分娩舍是猪场内单位面积投资最大的部分,需要关注分娩栏的利用率。只要能满足前述的逻辑关系,批次间隔时间可以进行灵活调整。如5周批模式整个周期只有140天(4*35天),所以断奶日龄最多只有21天,考虑到妊娠期多数情况下多于114天,断奶发情间隔可能也会大于5天,断奶日龄会更小。5周批模式配怀舍占栏时间105天,除去5天的断奶间隔,母猪妊娠100天就要上产床,浪费了分娩栏的宝贵时间,可以每个循环周期有1个批次推迟1周断奶,即改为五五五六周批次,整个周期147天(35*3+42天),理论断奶日龄28天。

同理,4周批也可以调整成29天批,达到整个周期145天(5*29天)、理论断奶日龄26天的目的。29天批模式配怀占栏时间116天,除去5天的断奶间隔,母猪妊娠111天上产床,对妊娠期长的品种没有问题,如丹系猪预产期多超过117天,但对妊娠期只有115天的品种分娩舍转栏压力非常大,可以将其中几批调整成28天,每少1天就提前1天转分娩舍,同时断奶日龄也减少1天,如可以3个29天2个28天组成一个批次周期,整个周期143天(3*29+2*28天),理论断奶日龄24天,分娩舍转栏妊娠天数109天。其它非整周、非整天数的批次设计,同样可以遵循此原则,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多周批模式的利与弊

仅从生产指标表现来看,多周批生产对保育育肥猪有明显改善,“全进全出”越彻底效果越好,由于返情母猪不能及时配种入群,对母猪群非生产天数有负面影响,批次生产高峰期大量的配种、分娩对操作细节管理也带来挑战。

综合来讲,多周批好处主要有:日龄集中、全进全出、健康水平提高;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力(例如仔猪操作)和饲养实践(例如交叉饲养);根据生产高峰期,更有效地制定生产计划、安排员工休假;更容易达到配种目标,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授精的好处;可以更精细地调整环境、饲料品种以适应特定日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猪的性能;由于批次之间的猪舍清空,因此清洗、消毒和维护可以更加彻底;较小日龄差异使得分阶段、分次、分性别饲喂更容易实施;规模较小的猪场一次上市的猪只更多,可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负面影响主要有:母猪发情检测和人工授精技术必须达到高标准,高强度的劳动下保证质量;有些批次计划会降低产床的利用率;正常返情母猪可能赶不上下一批配种时间,因此可能需要母猪超量配种才能达到目标,这也可能导致怀孕母猪超量(或不足);如果不使用人工授精,公猪的需求会过高;不能往下寄养仔猪,小体重猪必须和同舍猪一起断奶,影响断奶均匀度(对群体健康有利);早产和晚产会导致管理困难,并会扩大断奶仔猪的日龄和体重范围;当断奶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时,生产高峰周的工作量可能特别重;如果从连续生产系统转换多周批生产,在连续生产的猪最后一次销售和批次猪的首次销售之间会有一个低产量阶段;根据所选择的生产系统不同,生产周期之间可能会出现生产间隙,但如果需要,这些间隙可用于日常维护和改装。

不同场景下多周批生产模式的应用

猪群规模过小,每批出售的仔猪或商品猪数量过少,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批次生产是完美解决方案,可根据分娩栏数量、母猪头数、计划批出栏数量确定批次计划。

生长猪性能不佳,死亡率、日增重、料肉比等指标不理想?多数健康问题可通过“全进全出”减少其危害,生产管理上注意减少批次间交叉污染非常重要,多区生产体系(全场的全进全出)效果更好,批次生产,料肉比等指标核算更精准,有度量才会有改善,目前连续性生产的大型猪场,没有批次生产,真实料肉比很难搞清楚。

母猪群健康状况差,断奶仔猪质量不佳?批次生产能否改善取决于影响猪群的疾病,多数影响仔猪的疾病都会有不错的效果,如PED、副猪嗜血杆菌等。

种猪场搞批次生产,减少批内差异?批次生产让同一舍内的猪日龄更接近,减少因不同日龄饲喂同一种饲料、饲养同一舍温下等环境方面带来的影响。相同日龄体重差异小,也会减少因体重校正带来的测定差异。

母猪群生产性能不好,分娩率、PSY等指标不佳?注意甄别引起生产性能不好的原因,如是生产管理问题,转多周批可能会更糟糕,多周批生产管理的难度远大于连续生产。如果熟练掌握批次生产技术,母猪群的管理会变得简单(减少对管理软件的依赖),母猪群每批“结清”,问题猪更容易被及时处理。如果猪群健康问题,批次生产对母猪群健康状况有正面影响,效果取决于疾病类型。

多大规模的猪场适合多周批生产?任意规模!!!正常情况下,1000头以内的猪场更适合,超过3000头母猪管理难度大大增加,4周批每批配种数要600多头。大规模母猪猪场+多个保育育肥场的模式会有更好的收益,形成完美的隔离断奶,“全进全出”模式。

什么生产模式的猪场适合批次化生产?从配种到育肥的各种模式的大小猪场均可实行。断奶猪销售或放养的母猪场要慎重,有些批次需要短时间清空分娩舍,以迎接下批待产母猪,转猪、销售压力会比较大,如一旦不能及时转出,会造成较大损失。合适的批次设定(批断奶数量与标准的养户猪场规模一致),放养业务做批次也有优势。

多周批是否更有利于防非?从精液供应、卖猪环节考虑,集中处理有好处也有挑战,减少了对外接触的次数,但短期大量的操作也有很大压力。批次生产的高峰,每次需要移动更多的猪,如果此时感染而未检测到(且上产床的母猪采食下降可能不会引起重视),会导致快速扩散。

总体来讲,是否采取多周批生产模式要因场而异,进行多周批生产不能太过于死板,要在充分了解其运行规律、逻辑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猪场利润之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母猪返情的全面解析: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