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智慧养殖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家禽 > 浅谈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 鸡传染性鼻炎病理变化和预防措施

浅谈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 鸡传染性鼻炎病理变化和预防措施

时间:2024-10-17    浏览:0次  标签:鸡传染性鼻炎鸡病临床症状

浅谈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在养殖场中, 较为常见的一类呼吸类鸡病就是鸡传染性鼻炎,该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季节性较强,通常秋冬季节常发生,与养殖场中的饲养管理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各个年龄段均可感染,但是会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雏鸡感染后可造成生长速度减缓,育成率降低;成年鸡则会造成产蛋量下降或停止 ,给养殖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为此,在鸡养殖的过程中 ,要根据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及时作出诊断, 并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小该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

1.病原

鸡嗜血杆菌呈多形性。 在初分离时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小球杆菌,两极染色,没有芽胞形成,也无荚膜和鞭毛,无法运动 。24h 的培养物,菌体为杆状或球杆状,培养 48~60h 后发生退化,出现碎片和不规则的形态, 此时将其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可恢复典型的杆状或球杆状状态。 鸡嗜血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当温度在 4℃时,培养基上的细菌可以存活两周左右,在自然环境中几小时后就死亡了。 并且该菌不耐热也不耐消毒药,非常敏感,在 45℃环境条件下,6min 即死,当在真空冻干环境中也能够保存长达 10 年之久[1]。

2.流行病学

对于鸡传染性鼻炎的易感群体, 不同年龄段的鸡都可以感染,但是感染较为严重的还是老龄鸡。 7 天的雏鸡,以鼻腔内人工接种病菌常可发生本病,而 3~4d 的雏鸡则稍有抵抗力。 4 周龄至3 年的鸡易感, 但有个体的差异性。 人工感染 4~8 周龄小鸡有90%出现典型的症状。 13 周龄和大些的鸡则 100%感染。 在较老的鸡中,潜伏期较短,而病程长。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鸡及隐性带菌鸡,飞沫及尘埃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呼吸途径进行传染,同时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可以在消化道中传染。 该病的诱因也有很多,比如鸡的单位饲养面积不足造成地方拥挤,不同年龄的鸡混群饲养,鸡舍没有良好的通风,造成鸡舍内空气闷热、有害气体含量增多,或鸡舍湿度大,饲料中 VA 不足,受寄生虫侵袭等都能促使鸡群严重发病。 鸡群接种禽痘疫苗引起的全身反应,也常常是传染性鼻炎的诱因。 该病季节性明显,冬秋两季常发生[2]。

3.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鼻炎主要伤害鸡的鼻腔和鼻窦, 感染的鸡表现为鼻腔有稀薄清液流出,往往不容易被人发现。 通常患鸡的鼻孔流出液会由清液变为粘性浆液,还会打喷嚏。 患鸡的脸部、眼睑水肿明显。患鸡还会表现为食欲不振及饮欲下降,伴随下痢发生,鸡只体重下降明显。 患鸡看起来没有精神头,常常呈缩头、发呆状。该病导致雏鸡生长发育缓慢, 导致成年母鸡生产性能严重下降,公鸡则会肉髯发生肿大。 该病还可能传染至下呼吸道,导致患鸡呼吸艰难,患鸡常常甩头,目的是排出呼吸道内的粘液,并伴有罗音。 咽喉部还能够积累分泌物的凝块,患鸡常常因窒息而造成死亡。

4.病理变化

该病的一大特点就是较高的发病率,但是死亡率很低,特别是在流行的早、中期,鸡群出现病死鸡的情况都很少。当处于恢复阶段的鸡群,相对来说死淘率会上升。 但是死淘的鸡不是此病导致的,通常是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的。当实验室病理剖检时,会发现有些病死鸡是由一种疾病致死,而有的则是由 2~3 种疾病的共同作用致死的。 导致继发感染致死的疾病通常为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等等。而这种鸡通常也是平时身体比较瘦弱、抵抗力低或者不产蛋。 而育成鸡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发病和死亡。 病变的主要部位表现为鼻腔和窦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通常黏膜会充血肿胀,表面伴有大量的粘液,窦内渗出物凝块最后演变成干酪样坏死物。 严重时可见气管黏膜炎症,偶有肺炎及气囊炎。

5.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始终要遵守“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养殖的整个过程中要把握各个环节的管理要点,使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即使发病,也会将疾病的损失降到最小。

5.1 预防措施

首先,疫苗接种。 疫苗对于疾病的预防有着巨大的作用,养殖场要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执行下去。 对于鸡传染性鼻炎,疫苗接种的首免时间为 21~42 日龄,在 120 日龄时,还要加强免疫。

其次,要提高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鸡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还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既要保证舍内的空气质量良好,还要保证舍内的温度适宜。 还要确保舍内具有适宜的湿度,合理的饲养面积,因为过分拥挤会使患病率增加,在平时的饲喂中要注重维生素 A 的添加, 以便增加鸡群的抵抗力,同时还要确保饲料和饮水的清洁。

再次, 制定适合本养殖场的消毒防疫计划, 并长期执行下去。 一旦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并治疗,相应地对于鸡舍、地面及用具要进行彻底的消毒。 如果有病死鸡出现,要妥善做好无害化处理,以免对环境和鸡群造成二次污染。

5.2 治疗

对于治疗本病, 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都是效果比较好的选择,有助于缩短病程和减缓病情[3]。这种疾病一旦感染通常无法根治,即使治愈后也容易反复。痊愈后的鸡也是带菌体。一般在用药时需结合考虑下面几点:

5.2.1 圈舍环境可以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 。 考虑到这一点,就要注重提升日常养殖中的饲养管理条件及治疗的过程中的 卫生条件,一旦发现病鸡,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并施与合理的治疗,还要对病鸡生活过的鸡舍地面、食具和饮具等彻底的消毒处理,保持鸡舍清新的空气与适宜的温湿度。

5.2.2 用药时首选敏感类的,这样可以避免鸡群产生足够的耐药性。 通常来说,一同使用 2 种或 3 种有效药物,会强化该病的治疗效果。 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帮助选择用药的种类,对症下药。 不能盲目用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2.3 用药途径:恰当的用药途径可以帮助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 鸡传染性鼻炎主要通过病鸡排菌进而污染饮水和饲料的方式传染疾病,所以一般来说饮水用药效果更好一些,此种途径的效果要好于拌料,而拌料的效果往往比肌肉注射要好,用药途径也要合理选择。

5.2.4 治疗时,要对患病的鸡群用上足够剂量的药并按疗程治疗,禁止中途停药。 因为每种疾病都是有治疗时间的,要严格按照病程长短决定用药时间[4]。

5.2.5 药物与疫苗双向作用, 是防止疾病反复的有效方式。像育成鸡鸡群一般抵抗力强,发病鸡较少,可以同时使用药物和疫苗,当鸡群的治疗结束后,相应的抗体也产生了。 但是如果鸡群整体状况不好,这种方法就不适合了,需要等到其体况有所好转时再注射灭活疫苗,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样可以预防疾病的迁延不愈和反反复复。

6.总结

通常来说,鸡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但是疾病的发生同时又会限制鸡养殖业的发展, 这样就会造成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下降,所以在日常的养殖中,需要养殖户提高自己的养殖管理水平, 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通过书籍、讲座、培训等增强对疾病的防控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收集信息,对治疗疾病的新型疫苗和药物及时了解,以便以后在生产中的应用。 当鸡群患有传染性鼻炎时,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及时治疗,争取将治疗效果大大增强,进而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治疗人员的自身保护,进一步推动鸡养殖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 鸡病防治|引发鸡呼吸道堵塞的疾病探究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鸡舍内空气中氨浓度过高,含尘量太大,温度和湿度偏高或者偏低,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等。以上这些环境因素都可以与传染性的呼吸道病病原体发生相互作用,加重症状。 1、损害肉鸡气管纤毛的因素 氨气可固定纤毛,使其失去功能;灰尘可粘住纤毛,使其无法摆动;环境干燥会使大量水分散失,纤毛干枯;低温,特别是温度大幅度波动,维持温度散失热量多,代谢加速,酸性物质增多。 2、环境控制参数的界定 二氧……
  • 冬季蛋鸡场鸡传染性鼻炎防治要点

    蛋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以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淘汰率高为特点。因本病主要感染鼻腔,使鼻粘膜受损,因而临床上感染传染性鼻炎的鸡很容易继发其他呼吸道病如新城疫等,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表现 蛋鸡传染性鼻炎以秋、冬、春初时节多发。鸡群中首先出现个别鸡只肿睑、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单侧眼睛失明,往往2天后就会波及全群,采食量和产蛋率急剧下降,且突然……
  • 鸡病防治|立春后谨防蛋鸡球虫病

    一般来说,球虫病在雨季多发,预防重点也在育雏期及育成前期,然而在初春季节,尤其是产蛋期球虫病的预防往往被养殖户忽视。一旦发病,就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发病原因 多数为头一年饲养蛋鸡的养殖户,对蛋鸡的饲养及疾病防治没有经验。由于鸭舍前半部多为玻璃结构,白天气温逐渐升高,舍内温度可达15°C~20°C,并且在早晨化霜水,饮水槽多设置在前墙,因此前半部鸭舍气温高?湿度大,很适合球虫卵巢的发育,同时存在舍内鸭群密度大……
  • 鸡病篇—肠炎、肠毒综合征的区分

    在养鸡过程中,肠炎和肠毒综合征是两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它们对鸡的健康和养殖效益都有很大影响。以下是对这两种疾病的详细区分: 一、肠炎 病因 大多数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 临床症状 粪便呈糖鸡粪状,粘稠样,颜色发黄发白,比较淡。 病鸡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 剖检变化 肠道可能出现炎症、充血、水肿等病变。 治疗措施 抗感染治疗:使用抗菌消炎药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盐酸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
  • 养鸡不懂支原体病?后果很严重!

    鸡支原体病,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蛋鸡养殖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种疾病。以下是对该病症的详细解析: 一、病原与感染特点 病原:本病由鸡败血性支原体引起,这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慢性呼吸道病,只感染鸡与火鸡。 感染特点: 主要发生于1~2月龄雏鸡,饲养量大、密度高的鸡场更易发生流行。 传染源为病禽和带菌禽,支原体随病禽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尘埃、飞沫传播,或经带菌蛋传给后代。 一年四季……
  • 鸡得了支原体怎么治疗?鸡得了支原体能治好吗?通过外观初诊鸡病

    在您提供的通过外观初诊鸡病的全面总结中,关于鸡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的部分,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以下是根据您的框架和鸡支原体病的特征,所做的相关补充和解释: 体态的改变 腿骨弯曲、运动障碍、关节肿大:这可能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钙磷缺乏、病毒性关节炎、滑膜支原体病、葡萄球菌感染、锰缺乏和胆碱缺乏等原因造成的。其中,滑膜支原体病(有时也称禽支原体病)会导致关节周围肿胀、跛行,是鸡支原体病的一种表现形式。 分泌……
  • 鸡病防治|鸡病诊断“五注意”

    鸡病诊断“五注意” 我们大家都知道诊断一例鸡病,需要的是完整的信息和综合的判断,不能够只看到一两个症状,或者是一两个病变,就简单地做下结论。有好多疾病的症状和病变是相似的,要想诊断清楚,必须要把所有的症状和病变结合起来。比如说,不管什么样的疾病都会出现一个,鸡毛蓬松、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等等,这样一个综合性的症状。所以必须要求我们把所有的症状和病变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够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否则就……
  • 免疫蛋鸡病毒性疾病的八大误区 | 立春后谨防蛋鸡球虫病

    目前养殖户饲养蛋鸡都避免不了有病毒性疾病产生,所以养殖户在防治病毒性疾病时需提前做好免疫工作,不过在做免疫工作时养殖户需注意出现以下几项误区的出现。 误区一、有人认为疫苗免疫后就“万事大吉”了,基本不做抗体检测,不评价鸡群抗体是否能有效抵抗野毒攻击。 误区二、检测抗体后仅看平均数,无视抗体均匀度,其实鸡群发病恰恰是抗体不均匀导致的,抗病水平低的鸡容易感染发病,部分鸡发病后,病情逐步蔓延,最终导致全群发……
  • 鸡球虫病最新诊疗方案 | 鸡传染性贫血症状及防治

    鸡球虫病最新诊疗方案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病原】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小肠、盲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一种原虫病。 【流行特点】 1……
  • 蛋鸡产蛋无高峰 | 鸡病防治中的用药技巧

    蛋鸡产蛋无高峰 啥原因 一、饲养管理方面 1.饲养密度太大。由于受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饲养者片面追求饲养规模,养殖户育雏、育成鸡的密度普遍偏高,直接影响育雏、育成鸡的质量。 2.通风不良。育雏早期为了保暖,门窗均封得很严,舍内的空气极为污浊,雏鸡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流泪、打喷嚏、患关节炎等,处于一种疾病状态,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鸡的质量难以达标。 3.饲槽、饮水器有效位置不够,致使鸡群均匀度差。由于育……
  • 从鸡蛋外表一眼就能看出鸡病

    从鸡蛋外表一眼就能看出鸡病, 你知道么? 对于蛋鸡养殖户来说,鸡病虽然不像肉鸡一样繁多,致死病少,但是也不代表没有病,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从鸡蛋外表就能知道鸡病的技巧。 01 软壳蛋 鸡蛋蛋壳不完整,只有一层薄薄的钙沉积在蛋壳膜上。 原因: 1.磷摄取过剩 2.热应激 3.饮水过咸 4.霉菌毒素 5.鸡龄:老龄蛋鸡易发生 02裂壳蛋 鸡蛋出现细裂纹、星裂纹,甚至出现完全裂壳。 原因: 1.热应激 2.饮水过咸 3.营养不良,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 4.霉菌毒素……
  • 鸡病毒性呼吸道病该怎样防 | 鸡群发病时怎么办?

    一、发病原因 鸡病毒性呼吸道病主要发生于30日龄以后的肉仔鸡,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由新城疫、传支、法氏囊等病毒的隐性感染有关,各种病毒病均有临床表现,但又缺少典型的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肿头、肿脸,羽毛松乱,食欲减退乃至废绝,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表现为蛙鸣音。 二、剖检变化 可见病鸡气管出血,并有大量粘液,腺胃乳头上有脓性分泌物,肌胃角质膜难以剥离,肠道弥漫性出血,肠道淋巴滤泡肿胀,肠壁变薄,变性、坏死,……
  • 规模化鸡场要防好呼吸道病 | 鸡呼吸道疾病特点及防治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成为畜禽养殖的发展方向。规模化养鸡场大多在相对密封的环境集中饲养,极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本人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出防控规模化鸡场呼吸道疾病的几个要点。 1 鸡舍的设计要合理,饲养密度要适宜 根据养殖规模,科学设计鸡舍,包括选址、饲养模式、鸡舍建筑等。在鸡舍建筑方面,根据风向和地势确定鸡舍朝向和鸡舍管理区、生产区等分区的规划。 2 关注季节和气温变化,采取相应保温、降温措施 夏季高温季节协调做……
  • 鸡群疫病预防的基本措施 | 秋季鸡病频发的原因

    实践证明,鸡群疫病的预防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即合理饲养,精心照料,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适时免疫接种,使之不发病或少发病;二是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疫病侵袭和传播。 为了预防鸡群发病,在饲养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仅供参考)。 1.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按饲养标准设计饲粮配方,精心照料鸡群,增强鸡的体质,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 2.实行“全进全出制” 坚持自繁自养,如必须从外场进鸡……
  • 鸡腺胃炎发病的根源 | 春末夏初 当心这些畜禽疾病

    近几年来,肉鸡腺胃炎已经是商品肉鸡的常见病,而极其罕见的蛋鸡腺胃炎在近两年也是逐步增多。目前对鸡腺胃炎的发病根源基本已经形成共识,就是霉菌毒素。为什么前几年没有这么多霉菌,这几年霉菌这么普遍?众多的有关人员都把重点集中到动物饲料的主要成分--玉米上。其实这是一个错觉,从走过的众多发生腺胃炎的养殖户储存的玉米质量来看,并未见到玉米存在严重的霉变问题。所以,我认为玉米不是导致鸡腺胃炎的主要来源。应该从多方面……
  • 鸡虱及螨虫病如何治疗 | 春夏交替 谨防家禽啄癖症

    本病是寄生在鸡的羽毛上的外寄生虫。患鸡瘙痒不安,羽毛脱落。幼鸡常秃头,身体瘦弱;母鸡产蛋率下降。 防治:可采用沙浴法防治,其法为在运动场上挖一浅池,用10份黄沙加2份硫磺粉拌匀放入池内,任鸡沙浴,同时舍内喷洒1%敌百虫溶液,待干后再进鸡。 ------------- 啄癖又称恶癖,是各种家禽均可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鸡、鸭、鹅、鹌鹑等相互啄毛、啄蛋、啄肛、啄趾或啄食机体其他部位,以至被啄禽受伤死亡。啄癖多发生在春夏交替期……
  • 养殖户搞好鸡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要想养好鸡,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具备几条件: ①优良的品种。 ②全价的饲料。 ③完好的设备。 ④精心的管理。 ⑤严格的鸡病防治。 其中鸡病防治是养鸡成败的重要保证,因为如果没有严格的卫生防疫作保证,一旦发生较大的疫病,就会使鸡群死亡增多,产蛋下降,增加养殖成本,减少效益、甚至亏损,所以养殖户一定要重视鸡病的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在于治的原则,从预防着手,认真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一个完整的疫病防御……
  • 秋季鸡流行病的预防措施

    1、对于我们养殖户朋友,要明白世界先有鸡才有蛋的道理,只有我们保住了鸡才能有鸡蛋,不管是刚见蛋的鸡蛋还是高峰期的鸡,都要防疫,绝不能因为怕降蛋而丢了鸡。防疫时H5、H9、新城疫、传支都要防,两次苗防疫要间隔10天。 2、正确对待疫苗反应,如果是单纯的疫苗反应,不需要投药,如果是产蛋率下降,超过了10%以上,其它都正常,按传支治疗;如果有黄白绿粪,同时产有沙壳、白皮、软壳蛋,就按新城疫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维康专家……
  • 可以从哪些方面预防鸡肠道病

    1、饲料 优质的饲料,其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均衡,容易被消化吸收;而劣质饲料除了营养不均衡和吸收率差以外,其中的粗纤维含量也会超标。又因为添加了一些劣质原料,使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含量指标上升,从而破坏肠道内环境、损伤肠粘膜乃至发病。 2、水源 应该有一个优良的水源,污浊的水源只会破坏鸡的肠道内环境,进而发生细菌或功能性腹泻。 3、更换饲料 在鸡生长的不同时期,都需要更换不同的饲料。而在此过程中如果做的不好,……
  • 鸡缺乏哪些维生素可引起腿病

    1、 维生素A缺乏 引起鸡运动失调,跗关节和跖骨、趾骨一起着地,站立困难。 2、 维生素B1缺乏 引起腿部、脚趾的麻痹,使鸡失去站立的能力。特征是病鸡坐地上,头缩向背后呈“望星”姿势。 3、 维生素B2缺乏 特征是病鸡在两翅扑开的帮助下用跗关节来走动,脚趾向内弯曲,坐骨神经发生髓磷脂的变性,出现明显的肿大和松软。 4、维生素D3缺乏 使骨变软易弯曲,特征是跗关节着地的企鹅蹲坐型姿势。 5、 维生素B6缺乏 病鸡行走时表现神经性颤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