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智慧养殖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家禽 > 免疫蛋鸡病毒性疾病的八大误区 | 立春后谨防蛋鸡球虫病

免疫蛋鸡病毒性疾病的八大误区 | 立春后谨防蛋鸡球虫病

时间:2024-10-17    浏览:0次  标签:蛋鸡球虫病免疫程序

目前养殖户饲养蛋鸡都避免不了有病毒性疾病产生,所以养殖户在防治病毒性疾病时需提前做好免疫工作,不过在做免疫工作时养殖户需注意出现以下几项误区的出现。

误区一、有人认为疫苗免疫后就“万事大吉”了,基本不做抗体检测,不评价鸡群抗体是否能有效抵抗野毒攻击。

误区二、检测抗体后仅看平均数,无视抗体均匀度,其实鸡群发病恰恰是抗体不均匀导致的,抗病水平低的鸡容易感染发病,部分鸡发病后,病情逐步蔓延,最终导致全群发病。

误区三、过度在意疫苗价格,只顾控制免疫成本,其实商品蛋鸡养殖,疫苗成本仅占总成本的1%左右,即便是使用低价位产品,又能节省多少钱呢?选择有效产品,结合抗体检测,科学免疫才是控制成本之道,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最便宜的产品,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是成本最低的方案。

误区四、首免、二免和再次免疫使用不同毒株的疫苗,总认为多使用几个毒株保护率会好些,其实反之,抗体需要重复免疫才能显着提高,比如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然后在一个月和半年后使用同样的疫苗重复免疫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

误区五、大部分人认为温度回升后病毒性疾病不再发生,所以很多人放松了夏天的疫苗免疫,通过大量实验室数据分析发现,夏天病毒性疾病依然流行,只不过是比冬春季节轻而已,假如夏季不重视补免,鸡群抗体水平低,加强热应激影响,鸡群长时间采食量不足,营养匮乏,等秋天来临后,昼夜温差加大,病毒性疾病随之流行,这既是秋冬季疾病高发原因,因此夏季免疫不可放松。

误区六、不了解冻干苗和油苗的作用,免疫程序设置不合理。

在此介绍一下疫苗的不同作用,冻干苗免疫后主要产生局部黏膜抗体,嗜呼吸道的病毒(新城疫、传支等)疫苗接触到上呼吸道黏膜,刺激哈德氏腺和呼吸道黏膜产生细胞免疫,生成局部黏膜抗体,能阻止该类病毒感染,就像国防部队阻止外敌侵入一样,因此冻干苗喷雾免疫效果最好,点眼免疫其次,饮水免疫最差;油苗通过注射,抗原缓慢释放,主要产生体液抗体,即我们经常检测的抗体,专业术语为LgG,是抗疾病感染的主力,考虑到油苗注射造成的应激反应和疫苗吸收问题,油苗最好的免疫方法是颈部皮下注射,应激反应小且吸收快,胸肌注射应激反应大,且不容易吸收,腿肌注射效果最差,应激反应最大,不利于鸡群健康,另外,油苗注射前要用温水预温,使疫苗温度升至35-38度最适宜,综上所述,冻干苗和油苗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需要联合免疫。

误区七、很多人认为抗体检测的目的就是了解鸡群抗体水平高低的,高了开心、安心,低了补免,其实抗体检测真正的意义是鸡场健康评价体系的一种有效的判断方法,比如这次检测结果突然升高,有可能是野毒感染造成的,需要采取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因此产蛋鸡语需要定期监测抗体才有意义。

误区八、认为免疫完疫苗后就会产生抗体,其实不然,拿新城疫为例,比如7日龄免疫完抗体根本没有提升,反而还在下降,只是减缓了母源抗体的下降,21日龄抗体下降至4左右(发病临界值),此时免疫为最佳时机,此后抗体缓缓上升,不过上升幅度不大,一般在5-6.一直延续到45日龄左右,因此35日龄到45日龄的鸡需要精心照顾,否则会出现问题,此时一旦发病既是典型病例,45日龄后抗体才会大幅度上升,这即是抗体的生成规律。

-------------

立春后谨防蛋鸡球虫病

一般来说,球虫病在雨季多发,预防重点也在育雏期及育成前期,然而在初春季节,尤其是产蛋期球虫病的预防往往被养殖户忽视。一旦发病,就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发病原因

多数为头一年饲养蛋鸡的养殖户,对蛋鸡的饲养及疾病防治没有经验。由于鸭舍前半部多为玻璃结构,白天气温逐渐升高,舍内温度可达15°C~20°C,并且在早晨化霜水,饮水槽多设置在前墙,因此前半部鸭舍气温高?湿度大,很适合球虫卵巢的发育,同时存在舍内鸭群密度大?通风不良?空气污浊,几乎未有任何有关球虫病的预防药物等问题。

临床症状

表现为精神不振,缩脖,喜卧,地面上有时可发现有血便,第二三天后就会发现有数只蛋鸡死亡,随后几天死亡数直线增加,产蛋率有所下降或增长缓慢。

剖检变化

肠黏膜充血,十二指肠有红色或深红色冻状物,有的黏膜上覆盖一层麸皮样物质,有的小肠严重出血,肠内充满煤焦油样的黑色物质,多数为低产鸭及未开产鸭。

治疗

1. 全群使用地克珠利饮水,剂量为2mg/kg饮水,连饮3-5天。

2. 饲料中增加维生素的含量,尤其是VA?VK?Vc的用量。

3. 对病情较重的,每天口服复方敌菌净片,2片/只,连用3~5天。

4.每天全群用白读杀读两次,请除潮湿的垫料,换上新鲜的干燥垫料。

预防

1. 平时要搞好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勤铺新的垫料,定期消毒。

2 处理好保温和通风的关系,尽量增加通风量。

3 合理设置饮水设备,避免漏水冒水现象发生。

4 提高蛋鸭的育成率,开产前淘汰发育不良的蛋鸭,产蛋高峰后及时淘汰低产鸭。

5 定期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产蛋前可用马杜拉霉素,氨丙啉,氯苯胍等药物交替使用进行预防,产蛋期可用地克珠利1mg/Kg饮水,及青霉素一万单位/只,进行交替使用预防,可收到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 冬季蛋鸡场鸡传染性鼻炎防治要点

    蛋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以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淘汰率高为特点。因本病主要感染鼻腔,使鼻粘膜受损,因而临床上感染传染性鼻炎的鸡很容易继发其他呼吸道病如新城疫等,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表现 蛋鸡传染性鼻炎以秋、冬、春初时节多发。鸡群中首先出现个别鸡只肿睑、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单侧眼睛失明,往往2天后就会波及全群,采食量和产蛋率急剧下降,且突然……
  • 禽脑脊髓炎流行特点及防控

    脑脊髓炎近几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该病主要侵害雏鸡和产蛋鸡,其中禽脑脊髓炎引起的产蛋下降更为普遍,一旦发病会有2周的产蛋损失,种鸡场还会出现孵化率降低,毛蛋率和弱雏率增加等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流行特点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近几年秋季和冬季多发; 2、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但0-4周龄的雏鸡和产蛋鸡群才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育成鸡感染后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 3、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垂直传播和经消化道水……
  • 2018年蛋鸡疾病流行预判及防控要点

    一 疾病流行预判 1、温和型禽流感可能依然持续高居,做好环境控制是关键 根据2014-2017年监测结果可看出,2018年禽流感H9发病率可能还会处于较高态势。因此,做好鸡舍环境控制及合理的免疫,并根据养殖场现状制定适合本场具体、可操作的生物安全措施。 2、严重禽流感做好当前疫苗同时,适时关注新流行毒株 目前主要控制的流感疫苗是H5Re-8和H7N9Re-1株,同时还要做好Re-6免疫;禽流感Re-7分支毒目前几乎不活动,可降低关注度;另外要时刻关注市场疾病流……
  • 鸡病防治|立春后谨防蛋鸡球虫病

    一般来说,球虫病在雨季多发,预防重点也在育雏期及育成前期,然而在初春季节,尤其是产蛋期球虫病的预防往往被养殖户忽视。一旦发病,就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发病原因 多数为头一年饲养蛋鸡的养殖户,对蛋鸡的饲养及疾病防治没有经验。由于鸭舍前半部多为玻璃结构,白天气温逐渐升高,舍内温度可达15°C~20°C,并且在早晨化霜水,饮水槽多设置在前墙,因此前半部鸭舍气温高?湿度大,很适合球虫卵巢的发育,同时存在舍内鸭群密度大……
  • 养鸡技术|蛋鸡饮水的学问

    蛋鸡饮水的确有很多学问,以下是对蛋鸡饮水需求的详细分析: 一、蛋鸡日常饮水量 蛋鸡的饮水量受季节、产蛋率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每只蛋鸡每天的需水量大致如下: 冬季:110毫升左右 夏季:280毫升左右 春秋季:200毫升左右 二、产蛋率对饮水量的影响 当蛋鸡的产蛋率升高时,其需水量也随之增加。因为产蛋旺盛的蛋鸡代谢加强,不仅形成蛋需要水分,而且食量也加大,需水也增多。因此,在蛋鸡产蛋高峰期,要特别注……
  • 笼养蛋鸡疲劳症病因及防治措施

    养鸡疲劳症,又称笼养产蛋鸡骨质疏松或笼养鸡瘫痪,是笼养鸡骨骼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蛋鸡养殖生产过程中最突出的代谢病。以下是对该病症的详细解析: 一、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在产蛋鸡,尤其是初产鸡和产蛋高峰鸡。 鸡群一般在夜间死亡,有时白天看似健康,但早晨喂鸡时可能发现死鸡,且死亡鸡往往泄殖腔突出,肥胖鸡较多。 鸡群中不断出现瘫痪鸡,如及时发现并挑出瘫痪鸡,有可能恢复。 该病往往在天气突然变热时发生,夏季尤……
  • 养鸡不懂支原体病?后果很严重!

    鸡支原体病,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蛋鸡养殖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种疾病。以下是对该病症的详细解析: 一、病原与感染特点 病原:本病由鸡败血性支原体引起,这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慢性呼吸道病,只感染鸡与火鸡。 感染特点: 主要发生于1~2月龄雏鸡,饲养量大、密度高的鸡场更易发生流行。 传染源为病禽和带菌禽,支原体随病禽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尘埃、飞沫传播,或经带菌蛋传给后代。 一年四季……
  • 养鸡技术|蛋鸡饮用水的要求

    蛋鸡饮用水的要求相当严格,以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以下是蛋鸡饮用水的主要要求: 一、水质卫生学标准 洁净度:蛋鸡饮用水必须洁净,无色、无味、无杂物。感官性指标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方面,包括水的颜色、浑浊度等。清澈、无色无味的水表明其未受到污染。 化学指标: TDS(可溶性固化物)含量:当TDS含量低于1000mg/L时,对蛋鸡无害,可安全饮用;1000~2999mg/L不影响蛋鸡健康和生产性能,但可能引起湿粪;高于3000mg/L则属于劣质饮水,会损害……
  •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高峰的规律

    蛋鸡产蛋高峰的规律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规律的详细阐述: 一、产蛋高峰期的时长与特点 蛋鸡产蛋高峰期一般较长,可长达6个月以上。第一产蛋周期的高峰产蛋量占全期产蛋量的65%以上,产蛋重量占总蛋重的63%以上。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一般能够达到93%—94%,高者可达95%—97%,并维持3—4周的高水平。此后,产蛋率每周降低0.5%—1%,呈直线平稳下降,直到72周龄时,产蛋率仍然可维持在65%—70%。 二、影响产蛋高峰期的因素 品种:不同品种的蛋……
  • 养鸡知识|春季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无论笼养或平养,总会打乱原来的群序。头几天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个体间的争斗,鸡群处于关系紧张的高度应激状态。受欺负的个体总想逃走,于是出现撞笼的现象,有些鸡可能被笼卡住,吊脖、断翅等情况时有发生,体小的可能从笼中跑出。**好在入笼时把体型大小一致的调在一起。一般情况下,鸡群需要4~5天才能安定下来。 转群后1周内应力求保持育成期末的饲养管理制度。注意经常巡视检查,及时调整受欺、受伤的鸡。注意……
  • 养鸡知识|春季养殖蛋鸡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春季气候由冷变暖,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渐增长,是鸡产蛋的好季节。但此时由于温度的渐暖,易使管理上放松,也会给鸡群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此季节还要多注意以下几点管理事项: 1. 初春时节,咋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应根据情况逐渐地撤去防寒设施,要注意避免鸡群受寒。尤其是幼雏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之后才逐渐趋于完善。所以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
  • 加快肉鸡出栏的方法 冬天蛋鸡的养殖

    加快肉鸡出栏的方法 1、暗淡光照。雏鸡出壳3日龄内可保持光照23-24小时,以后降为14-12小时。光照强度以暗淡为宜,除**周龄用10.76勒克斯,从第二周龄起改为5勒克斯; 2、密度合理。一般每平方米14-18羽,具体根据肉鸡的品种和体重而定; 3、优质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新鲜无霉,容易消化,含粗蛋白质21%-23%,代谢能 3100-3200大卡/千克; 4、多餐喂料。肉鸡每日喂料,育雏期5~6次(含夜晚1次),以后4-5次(含夜晚1次)为好,每次喂料均采取少喂勤添,……
  • 初春养鸡咋“净场” 养蛋鸡应禁忌的光色 养完肉鸡后的鸡舍消毒

    初春养鸡咋“净场” ①废物处理。将鸡舍周围6米以内鸡粪、杂草、废料等清除,送至远离鸡舍处焚毁、深埋。 ②空鸡舍消毒。待进鸡的空禽舍,禽舍周围2米以内进行除草翻土,铺垫一层生石灰。鸡舍内部用“一消二冲三烧四喷五熏蒸”的方法彻底消毒。 ③用具、设备清洗消毒。鸡舍内的食槽、饮水器、育雏加温设备、产蛋箱等都必须在使用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方法是先用清水浸泡洗干净,再用0.1%的新洁尔灭或其它消毒药液进行洗刷消毒,然后用清……
  • 肉鸡笼养管理 肉鸡不均匀是为什么 蛋鸡春季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笼养管理 1、笼养肉鸡鸡舍必须是无窗的全密闭鸡舍,用排风扇将舍内空气排出,新鲜空气则由进气口进入舍内。 2、育雏期鸡笼前网下半部设计为“梨形”,通过调节挡板,使之适应于商品肉鸡全程饲养的采食需要。 3、采取分阶段扩群笼养,即饲养期前21d小区域集中育雏,节约供暖费用,21d后逐步扩群。 4、根据笼养肉鸡营养需要,研究设计相应的饲料配方,满足在高密度笼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的需要。饲料配方的维生素比地面平养标准平均提高2……
  • 种鸡配种规律 肉鸡养殖效益分析 怎么能提高蛋鸡产蛋量

    种鸡配种规律 春天至夏初,是鸡产蛋配种的旺季。 据专家对一鸡群的测验记录:从天亮到天黑一天的全过程中,平均每天每只交配次数为8.8次。其中下午3点至7点交配的次数占全天交配次数的73.8%,而又以下午5至7点钟为**集中,占全天的48.8%。这是因为清晨母鸡忙于采食,然后开始陆续进窝产蛋,母鸡不爱交配,甚至对公鸡置之不理。到了下午3点钟以后,绝大多数母鸡已产完蛋,开始接受公鸡交配,而在日落前两小时,母鸡都到运动场上去活动。此时,……
  • 养蛋鸡应禁止的事项 加快肉鸡出栏的妙法 早春养鸡鸡舍的管理

    养蛋鸡应禁止的事项 1.肛门摸蛋。有些养鸡户习惯将手伸入鸡肛门内摸蛋,这样做很不科学。因手指不卫生,容易将细菌带入鸡,造成局部发炎、红肿、破裂、脱肛等症状。 2.体形肥胖。肥胖蛋鸡体内脂肪积累过多,产蛋量急剧下降或停产。可在产蛋前减少饲料10%-15%,或产蛋后减少精料8%至14%,补喂粗饲料(菜叶、粗糠等)进行预防。也可在饲料中添加2.4%胆碱连喂10天来减“肥”。 3.原粮饲喂。有的养鸡户习惯用玉米或稻谷、豆类等原粮喂鸡,这样既降低……
  • 微生态制剂对蛋鸡作用 骨粉的添加

    1、调节动物肠胃平衡,促进营养全面 吸收,提高饲料报酬率,改善产品品质,微生态制剂通过产生大量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等,提供动物机体所需营养物质,在动物胃肠道形成微酸性环境,维持肠 道内pH值,有利于维生素D、Ca2+、Fe2+等的消化吸收; 2、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时间,降低饲养成本; 3、能促进 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阻止有害菌的入侵,增强动物免疫力; 4、抑制肠道内氨及胺等毒性物质的产生,除臭,改善环境卫生: 当动物 肠……
  • 影响肉鸡生长率的要点 给蛋鸡喂羊骨粉有什么危害

    1、早期的生长是最为经济的,因为鸡早期的维持需要很低。这时就要开始检查雏鸡的 生长率是否低于预期值; 2、若干别的参数比生长率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胸肉产量、免疫能力和饲料利用率等 即属此列; 3、原种鸡的生长率每年增高6~10个百分点; 4、如果生长率的遗传潜力得以实现,那么鸡达到上市体重所需的时间将比目前提早一 周; 5、鸡每天的体重增长量随鸡体重的增加而增大。 ----- 给蛋鸡喂羊骨粉有什么危害 在养羊较多的地方,人们常常把羊骨……
  • 冬天蛋鸡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产蛋率低而不稳 走访的十几个鸡场和电话咨询的多数鸡场,进入冬季以来,产蛋率均不理想。一般在30%左右,高者不足50%,有的甚至20%,而且起伏较大,低而不稳。 2.鸡蛋品质下降 鸡蛋品质主要表现在鸡蛋蛋壳的厚度、坚固度、蛋壳表面清洁度和蛋黄色泽等方面。一些鸡场鸡蛋的蛋壳厚度和坚固度降低,出现薄壳蛋、砂皮蛋和软壳蛋;一些鸡场蛋壳的清洁度普遍较差,沾满粪便和污染物;多数鸡场的蛋黄色度大幅度降低。由放牧期的9个……
  • 蛋鸡缺水有什么危害 影响蛋壳变色的原因

    有人通过实验发现,蛋鸡缺水24小时,产蛋率下降30%,若之后补充足够饮水,仍需25~30天才能恢复之前的生产性能;缺水36小时以上时,蛋鸡的死亡率明显升高;若经过更长时期的缺水(36~40小时)后恢复供水,可能会引起酒醉综合征,并导致死亡。 1、水与其它营养物质一样,是蛋鸡必需的营养成分。由于水的获得比较容易而且成本较低,水对蛋鸡的营养作用往往不被人们重视,然而缺水会对各种鸡产生严重的而且是不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2、鸡胃的持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