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10-21
- 浏览:0次
从离乳到当年年底的仔鹿称为离乳幼鹿。在8 月中旬母鹿配种期到来之前,一次将当年产的仔鹿全部拨出。按产仔期从5 月5 日至6 月末为止计算,则仔鹿的哺乳期最长的可达110 天,而最短的仅为55 天。离乳后按仔鹿的性别、出生先后、体质强弱分成若干个离乳仔鹿群,每群以40 一50 只为宜。离乳仔鹿群应养在离母鹿较远的圈舍里;也有的把仔鹿留在原圈,而将母鹿拨出。仔鹿刚离乳时,常恋母鹿,鸣叫不安,食量大减,3 一5 天, 后才能恢复正常。仔鹿在哺乳期内经过补饲虽然消化机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但初离乳时有些晚产的哺乳期短的仔鹿消化道缺乏锻炼,离乳初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饲料。因此,在饲料种类上,应尽量供给哺乳期内仔鹿习惯采食的各种精粗饲料。断乳后要逐渐增加饲料的给量,不可一次突然增加过量。离乳后幼鹿处于早期育成阶段,如果饲养条件优良,其生长非常迅速,故宜抓紧这段时间给予丰富的营养,促其尽快地生长发育。离乳幼鹿的日粮应由易消化又含有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饲料组成。离乳初期日喂4 一5 次,夜间补饲1 一2 次粗饲料,以后逐步达到成年鹿的饲喂次数和营养水平。在此期间的饲料要特别注意营养水平和日粮的全价性。
离乳仔鹿的饲料要细致加工调制,可将大豆制成豆浆,把豆饼制成粥喂给幼鹿,其效果比浸泡好。除保证一定数量的、营养价值全面的精饲料日粮外,还需给以足够的优质的粗饲料和清洁的饮水。4 一5 月龄的幼鹿,进人越冬季节,还应另外供给一部分青贮饲料和其他含维生素丰富的多汁饲料。注意无机盐的供给,必要时可补喂维生素和无机盐添加剂。
成鹿的饲养
仔鹿生后转人第二年就是育成鹿。此时的鹿已经完全具备独立采食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此期间不像仔鹿时期容易患病,饲养无特殊要求。育成鹿的饲养虽然较仔鹿粗放,但营养水平不能降低,也不能放松培育,因为此时期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是从幼鹿转向成年鹿的一个关键阶段。育成期饲养的好坏,决定着以后生产性能的高低。.根据幼龄鹿可塑性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可进行有计划的定向培育,争取培育出体质健壮、生产力高、耐粗饲的理想型茸鹿。
育成鹿必须利用此时期能较多利用粗饲料的特点,尽可能利用一些青饲料。但初期瘤胃容量有限,尚不能保证采食足够量的青粗饲料以满足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在1 岁以内的后备鹿仍需喂给适量的精饲料,特别是要使鹿达到显著增重时更应如此。
精饲料的配合成分和喂量要根据粗饲料的种类、质量适当进行调整。一般此期间的精饲料用量,育成梅花鹿0 . 8 一1 . 4 千克,育成马鹿1 . 8 一2 . 3 千克。育成鹿的日粮配合中,精粗饲料的比例应适当,精饲料过多,会影响消化器官的发育,特别是瘤胃的发育,进而降低鹿对粗饲料的适应能力;精饲料过少,也不能满足育成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鹿在舍饲时期的基础饲料是树叶、青草等青饲料,以优质树叶最好。饲喂量大约为体重的1 . 2 %一2 . 5 % ,视饲料质量及鹿体大小而定。在此时期,以适量的青贮类的多汁饲料替换干树叶是完全可以的,替换比例应视青贮的水分而定。水分在80 %以上,青贮替换干树叶的比例应为2 二3 。早期若过多使用青贮,则鹿胃容量不足,有可能影响生长,特别是低质青贮不可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