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智慧养殖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猪 > 养猪技术 > 养猪技术|一个合格的猪场生产场长应达到的要求:关键做到“六勤”

养猪技术|一个合格的猪场生产场长应达到的要求:关键做到“六勤”

时间:2024-10-29    浏览:0次  标签:养猪技术猪场

猪场的生产场长是猪场运营的核心人物,其角色不可或缺。一旦生产场长离职,猪场的生产活动可能会陷入混乱。与饲养员不同,生产场长的职责更加全面且关键,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品、责任心以及“六勤”的工作态度。

人品与责任心

首先,生产场长的人品至关重要。一个不诚信的生产场长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猪场的整体利益,如接受猪贩子的回扣,将怀孕母猪当作淘汰母猪出售。这样的行为对公司的破坏性极大。因此,猪场在选拔生产场长时,应优先考虑其人品,即使其技术和管理水平稍逊一筹,也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逐渐提升。

其次,生产场长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他们需要对猪场的生产活动负责,时刻关注猪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无论是打雷下雨还是日常巡视,生产场长都应率先垂范,确保猪场的正常运行。

“六勤”的工作态度

除了人品和责任心外,生产场长还应做到“六勤”,即腿勤、眼勤、嘴勤、手勤、脑勤和耳勤。

腿勤:生产场长应经常巡视猪舍,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通过频繁的巡视,可以确保猪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得到及时关注。

眼勤:在巡视过程中,生产场长应仔细观察猪群、饲养员和设备的情况。他们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并弥补管理漏洞。

嘴勤:发现问题后,生产场长应立即解决或召开现场会进行通报。通过及时的沟通和指导,可以确保饲养员了解并纠正错误操作。

手勤:生产场长应亲自参与一些关键工作,如清理猪舍、示范饲养操作等。通过亲身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饲养员的工作状态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脑勤:养猪虽然看似简单,但也需要动脑筋、善琢磨。生产场长应具备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优化饲养管理方案,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耳勤:生产场长应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了解猪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合格的猪场生产场长应具备优秀的人品、强烈的责任心以及“六勤”的工作态度。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们可以成为猪场的“万金油”,为猪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猪场也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生产场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猪场的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 毒素长期积累对猪群危害竟然这么大?

    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猪群可以用“问题不断,反复发作”来概括。不管是大规模集团化猪场也好,小规模散养也好,各种疾病总是辗转反复,连绵不断。 根据一项针对我国12个省市500多家猪场上万头母猪的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猪群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机体中毒状态,中毒比例达59.75%,同时营养不良、免疫抑制、炎症和败血状态同样不可忽视。尤其发生严重腹泻和母猪流产情况严重的母猪群的中毒指数都偏高同时伴有免疫抑制。 因此,要想解决猪场猪……
  • 养猪技术|面对猪“红眼病”,养猪人到底该如何解决?

    最近这段时间,有好几个朋友问我,保育、育肥猪眼睛潮红,严重的就眼睛化脓完全睁不开,这到底咋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猪“红眼了”,应该怎么办。 猪的“红眼病”是当下中小猪场常发疾病,其以猪结膜充血潮红、流泪、化脓等为特征。“红眼”为主要表象,故得名。该病病程长,病因复杂,进而导致很多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发展为“瞎眼睛”猪,为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和猪群健康带来诸多影响。 引起“猪红眼病”的5因素 1、猪……
  • 养猪技术|加强饲养管理,安全渡过仔猪“生死三关”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仔猪安全渡过“生死三关”,是养猪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是对上述内容的详细解读和补充: 一、加强怀孕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疫情监测与抗体检测: 定期进行疫情监测,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 通过抗体检测,评估猪群的免疫水平,并根据结果调整免疫程序。 饲料质量控制: 确保饲料无霉菌毒素污染,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控制药物的添加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药源性便秘和中毒。 免疫增强与保健: 使用高效免疫……
  • 养猪技术|小散户养猪饲养管理小知识,很实用!

    您提供的内容已经非常全面且实用,涵盖了小散户养猪饲养管理的多个关键方面。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简要梳理和补充,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猪场环境条件控制 温度:育肥猪生长的适宜气温是,仔猪2030℃,体重50公斤以前为2025℃,体重5090公斤为1820℃。可通过加热或通风设备来调节猪舍温度。 湿度: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5%80%,如果猪舍内启用采暖设备,相对湿度应降低5%8%。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猪的生长,可通过通风、除湿或增湿设备来……
  • 养猪技术|玉米经常用来喂猪,怎么科学搭配最有营养?

    在喂猪时,为了科学搭配玉米以提供最有营养的饲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糖化后饲喂:将玉米粉放入缸中,加入2倍快开的热水搅拌成糊状,表面撒上干粉,经过3~4小时糖化,使部分淀粉转化成糖,提高猪的食欲和生长速度。 添加微量元素:由于玉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低,应在日粮中添加骨粉、磷酸氢钙以及硒、铁、铜、锌、锰等微量元素,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添加维生素:玉米中维生素含量也较低,因此应加喂青绿饲料或添加畜禽多种维生素,……
  • 养猪技术|饲养管理对防控猪传染病的作用

    当前部分地区在发展猪养殖业的过程中不太注重饲养管理工作,这样极易引发疫病,给养殖场(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需要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来实现对猪传染病的有效防控,以此来最大程度提升饲养管理工作效率并保障养殖户经济收益。 1 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的疫病 1.1 仔猪肠道疾病部分养猪基地为了加快仔猪发育进程,从而采取提前断奶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容易导致仔猪肠道发育不健全,增加患肠道疾病的几率。大肠杆菌是仔猪患肠道疾……
  • 养猪技术|如何给仔猪打疫苗,效果好?

    给仔猪打疫苗是确保猪群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疫苗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关键注意事项: 疫苗选择与时机: 选择经过注册的、质量可靠的疫苗。 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和猪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注意疫苗的保护目标和免疫程序,包括母猪产前免疫以提供母源抗体保护仔猪。 疫苗保存与运输: 疫苗应存放在低温、干燥、避光的地方,通常由专人负责管理。 不同类型的疫苗(如活苗、灭活苗)有不同的保存要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
  • 养猪技术|现代化猪场的选址及基本建设要求,详细看点!

    您提供的关于现代化猪场选址及基本建设要求的内容非常全面,以下是对这些要求的进一步详细解读和补充: 一、选址原则 远离居民区: 现代化猪场应至少距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2公里以上,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减少噪音、气味和可能的疾病传播风险。 交通方便: 猪场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饲料、药品、疫苗等生产物资的运输,以及生猪的出栏销售。但也要避免过于靠近主要交通干线,以减少噪音和尘土对猪场的……
  • 猪场如何选址?这7个因素一定要考虑

    猪场的选址是一个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过程,以下是对您提出的7个因素的详细分析: 土地的性质: 猪场应选址在符合政府开发方向与规划的土地上,且一定注意不要选择基本农田。基本农田由于其特殊性质和保护要求,不得用于建设猪场。 建设猪场前,应咨询当地土地管理部门,了解土地规划和用途限制,确保所选土地符合建设猪场的规划要求。 水量、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
  • 养猪技术|把握猪场机械通风与保温平衡点的策略

    在北方冬季,猪场机械通风与保温的平衡至关重要。以下策略有助于猪场管理者更好地把握这一平衡点: 1. 理想温度标准的设定与监控 温度标准的制定:肥猪舍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6℃,保育舍18℃,种猪舍14℃,仔猪舍20℃。这些温度标准应根据猪只的种类、体重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温度监控: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实时监测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猪舍环境在适宜范围内。 2. 机械通风系统的优化 屋顶天窗与通风孔:对于不能进行机械通风的猪场,建……
  • 养猪技术|猪场选址与科学布局的重要性及实践

    猪场的选址与科学布局是实现高效、可持续养猪生产的基础。合理的选址不仅关乎猪场的运营效率和生产成本,还直接影响到猪群的健康与防疫效果。以下是对猪场选址与科学布局的详细探讨: 一、选址的重要性 地势与排水:猪场应选址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防止雨季积水导致的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向阳的一面有助于猪舍的自然采光和保暖,提高猪群的舒适度。 土壤条件:避免选择粘土质和土质疏松的地带,这些土壤不易渗水,可能导致……
  • 养猪技术|养猪育肥猪饲养管理中的关键点

    育肥猪饲养是养猪产业链中的终端环节,具有饲养周期短、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较低、投资回报快、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非自繁自养仔猪来源不确定、疫病风险高、资金及用料需求量大、劳动力投入强、市场风险大等缺点。为了提升育肥猪饲养的效益,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 冲洗及消毒 执行严格的冲洗及消毒程序:每批猪出栏后,彻底清空猪舍,移除非固定物品和设备,使用洗涤剂浸泡、冲洗和消毒。特别注意地面、设备、屋顶、通风口、……
  • 规模猪场如何通过采食调控手段,提高母猪营养水平?

    规模猪场通过采食调控手段提高母猪营养水平的关键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后备母猪的采食调节: 后备母猪需要专门的日粮,以确保其健康、骨骼发育、生长速度和乳房发育。 应避免将后备母猪当作肥猪来喂养,以免导致其过肥。 使用适当的日粮配方,包括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量,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在配种前两周进行催情补饲,确保后备母猪在配种时达到适宜的体重和背脂厚度。 妊娠母猪的采食调控: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案应根据其生理阶段进……
  • 养猪技术|如何防止新购买仔猪生病?

    为了防止新购买的仔猪生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彻底清洁栏舍:在购进仔猪前,必须彻底清扫栏舍,特别是曾经发生过疫病的栏舍,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这有助于消除潜在的病原体,为仔猪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生长环境。 选择健康仔猪:购买时应尽量选择本地健康无病的仔猪,因为本地猪的健康状况通常更易于掌握。如果从集市或流动商贩处购买,务必确认仔猪的健康状况,并要求卖方提供相关的健康证明(即“三证”)。 合理的初饲管理:购……
  • 养猪技术|猪场粪便处理方式:人工、机械与水冲法对比

    在养猪业中,粪便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不同的猪场根据规模、经济条件以及环保要求,选择不同的粪便处理方式。以下是三种常见的猪场粪便处理方式及其优缺点: 一、人工处理粪便 方式描述: 人工处理粪便主要依赖人工清扫,使用铲子、推车等工具将粪便收集并运出猪舍。这种方式在农村小型养猪户中较为常见。 优点: 投资成本低:无需购买昂贵的机械设备。 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技术培训。 缺点: 劳动强度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 处……
  • 养猪技术|母猪饲喂秘籍:转圈、饲料与应激管理的关键

    母猪的饲喂管理确实非常讲究,直接关系到母猪的健康状况、繁殖性能以及猪场的整体效益。以下是对您提到的几个关键点的详细解读: 一、转圈管理 转圈时机:母猪配种后,选择合适的转圈时机至关重要。在配种后的3天内或30天后转圈,有利于胎儿着床,减少应激对胚胎的影响。 注意事项:转圈时应尽量避免对母猪造成过大的应激,如突然改变环境、饲养条件等。同时,要确保新环境干净、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二、饲料管理 饲料选择:选择大厂……
  • 养猪技术|猪场建设该怎么规划?

    猪场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养殖规模、环境管理、设备配置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猪场建设规划指南: 一、养殖规模与场地规划 确定养殖规模:根据预估养殖数量来计算所需圈舍面积。例如,保育猪每头活动面积大约1.7平方米,每块区域建议不超过25头,以此为基础可以算出圈舍的大概面积。 场地选择与布局: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干燥且远离居民区、主要交通干线和污染源的地点。场地布局要合理,划分出生产区……
  • 生猪养殖|猪场管理中养殖户易忽略的问题与管理漏洞分析

    随着猪场规模化养殖程度的逐年提高,猪场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大。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更大利润,部分养殖户忽视了科学管理方法,导致猪场遭受重大损失。为提升养殖户的管理水平,以下是对猪场管理中易忽略的问题及管理漏洞的详细分析: 一、猪场建设 新建猪场未充分消毒:新建猪场墙体水泥未完全凝固即进猪,易导致猪蹄裂等问题。应待水泥完全凝固后,用酸性消毒液消毒两次再进猪。 地面材质问题:水泥地面不能太滑或太粗糙,以防猪站立……
  • 生猪养殖|冬季猪场消毒:关键要素与实操指南

    非洲猪瘟的传播给中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推动了养猪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进步。消毒,作为预防猪场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养殖户的共识。然而,仍有部分猪场尽管频繁消毒,疾病却时有发生。这除了与病源、猪只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外,消毒不力、运用不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中小型猪场在冬季消毒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环境温度 较高的环境温度能显著提升消毒效果。温度升高不仅加快了消毒剂分子的布朗运……
  • 养猪技术|猪场建设成功的关键要素解析

    猪场建设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其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猪场选址与布局 地形地势: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排水、通风和防疫。 交通便利: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饲料的运入及生猪的运出。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