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反映集约化养猪场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集约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由于哺乳期仔猪自身生理条件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哺乳仔猪大量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报道,目前我国国内条件较差的农村农户分散饲养的母猪,其哺乳仔猪死亡率比较高,可达40%左右,中小规模猪场仔猪死亡率为20%-25%左右。因此,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是降低风险,提高效益的必要工作。
一、死亡的原因
(一)、是饲养管理方面
(一)冻死。初生仔猪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常因寒冷而被冻死。
(二)压死、踩死。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有时猪舍环境温度低,垫草太厚,仔猪躲在草堆里,或是仔猪在母猪腿下、腹下躺卧,也容易被母猪压死或踩死。
(三)饿死。母猪母性差,产后少奶或无奶且通过催奶措施效果不佳,乳头有损伤,产后食欲不振,所产仔猪数大于母猪有效乳头数且寄养不成功时,仔猪均可因饥饿而死亡。
(四)咬死。仔猪在某些应激条件(拥挤、空气质量不佳、光线过强、饲粮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下会出现咬尾或咬耳恶癖,咬伤后发生细菌感染,严重的会死亡;某些母性差(有恶癖)、产前严重营养不良、产后口渴烦躁的母猪有咬吃仔猪的现象;仔猪在寄养时,有的保姆猪会将寄养仔猪咬伤或咬死。
(一)、是母猪方面
1、母乳不足。发生母乳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母猪营养不良、母猪年龄偏大、母猪患乳房炎或感染其他疾病。由于母猪病理或生理机理下降、营养摄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产后少乳或缺乳,仔猪饥饿而死,或因营养不良导致体质下降,最终发生衰竭或感染疾病死亡。
2、弱胎。发生弱胎的原因主要是妊娠期母猪体质差、母猪年龄偏大、窝产仔数过多、饲料营养不全或发霉变质等。弱胎仔猪出生后,往往争抢不到乳汁,加上活动能力弱、抗病力差,弱胎仔猪基本上因饥饿而死亡。
(一)、是疫病方面
1、腹泻病。据统计,由腹泻引起乳猪死亡的比例高达26.1%,尤其是仔猪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生理性腹泻等。由于哺乳期仔猪胃的发育不完全、消化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消化不良,表现为生理性腹泻,也容易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侵害而发生仔猪黄白痢,在寒冷季节则易感染传染性胃肠炎。
2、从母体传染给仔猪的病。如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病,布氏杆菌等。
二、防治的措施
(一)、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
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母猪妊娠前期在一定限度内降低营养水平,妊娠后期(临产前1个月)再适当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并可添喂油脂,还应保证常量、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供给,从而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同时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对于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最好在配种前结合当地的实际发病情况作好乙脑,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胃肠炎,萎缩性鼻炎的预防工作。
(二)、加强对乳猪的护理和管理
1、及早抢救假死仔猪。方法:先清除仔猪口鼻部黏液,擦净身体,然后将其四肢朝上,一手托住其肩部,另一手托着其臀部,反复屈伸,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也可采用在假死仔猪鼻部涂擦酒精等刺激物的方法急救。
2、做好防冻保温工作。提高哺乳仔猪的育成率,保温是关键。仔猪生长的较适宜温度:1~7日龄34℃~28℃,8~30日龄28℃~25℃G,31~60日龄25℃~23℃。宜采取的保温措施:在保证产房舍温在20℃左右的基础上,应在产栏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瓦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内铺电热板。
3、防压。提高饲养员素质,完善岗位责任制,在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要求昼夜值班护理;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
4、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力。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获得免疫力。
5、固定奶头。在仔猪生后2天内,应人工固定奶头,可避免以强欺弱,保证全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6、选择性寄养。在母猪产仔过多或无力哺育自己所生的部分或全部仔猪时,应将这些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在实践中,最好将多余仔猪寄养给迟1~2天分娩的母猪。
7、补铁。大量实践证明,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不但可预防缺铁性贫血,而且平均每窝断奶育活仔猪数可增加0.5~1头,60日龄体重可提高1~2公斤;在缺硒地区,还应同时注射0.1%的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合剂,每头1毫升,10日龄每头再注射1毫升。
8、补料。补料可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增强体质。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即在补料槽里放上颗粒料等,让仔猪自由采食,为使仔猪尽快吃料,开始几天将仔猪赶到补料槽旁边,上、下午各1次,效果较好。
9、矫正母猪咬仔的不良行为。给母猪带上防护口罩,人工强制哺乳;在母猪产前、产后给予充足的温盐水;接产人员要及时清除母猪排出的胎衣;保证母猪妊娠后期营养充足;淘汰有咬仔恶癖的母猪等。
10、注意饮水和环境的消毒工作。
11、剪犬齿与断尾
乳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量储备有限;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差;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同时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并且断奶重量基本上决定今后一生的生长,所以必须加大对乳猪饲养管理的力度,把影响其生长,生病的因素降到最低!
上一篇:夏季,猪为什么容易中暑?防暑降温措施学起来 下一篇:高效益猪场的三大管理要点
相关文章
-
断奶仔猪腹泻是猪场常见的问题之一,因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断奶仔猪一般腹泻率在20%~30%左右,病死率达10%~15%,发病仔猪生长迟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断奶仔猪由于受到疾病感染、饲粮、环境、饲养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腹泻又是最为常见的,它不仅影响到仔猪的生长,而且极易造成死亡,即使是耐过的仔猪,也会造成发育不良,甚至形成僵猪,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 断奶后仔猪腹泻的原因: 仔……
-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仔猪安全渡过“生死三关”,是养猪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是对上述内容的详细解读和补充: 一、加强怀孕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疫情监测与抗体检测: 定期进行疫情监测,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 通过抗体检测,评估猪群的免疫水平,并根据结果调整免疫程序。 饲料质量控制: 确保饲料无霉菌毒素污染,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控制药物的添加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药源性便秘和中毒。 免疫增强与保健: 使用高效免疫……
-
给仔猪打疫苗是确保猪群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疫苗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关键注意事项: 疫苗选择与时机: 选择经过注册的、质量可靠的疫苗。 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和猪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注意疫苗的保护目标和免疫程序,包括母猪产前免疫以提供母源抗体保护仔猪。 疫苗保存与运输: 疫苗应存放在低温、干燥、避光的地方,通常由专人负责管理。 不同类型的疫苗(如活苗、灭活苗)有不同的保存要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
-
为了防止新购买的仔猪生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彻底清洁栏舍:在购进仔猪前,必须彻底清扫栏舍,特别是曾经发生过疫病的栏舍,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这有助于消除潜在的病原体,为仔猪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生长环境。 选择健康仔猪:购买时应尽量选择本地健康无病的仔猪,因为本地猪的健康状况通常更易于掌握。如果从集市或流动商贩处购买,务必确认仔猪的健康状况,并要求卖方提供相关的健康证明(即“三证”)。 合理的初饲管理:购……
-
一、猪购进前的准备 1、购进前要制定购进计划,根据猪舍面积、饲养水平,确定购进数量。 2、购进前要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可根据猪舍建筑特点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如封闭式猪舍可采用熏蒸消毒法,开放式猪舍可采用喷雾、火焰等消毒方法。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谢绝人员随意进出,1周后方可进仔猪。 二、猪购进后的注意事项 1、购进仔猪后,立即送入隔离舍。及时供给清洁饮水,冬季可给予温水,夏季可给予凉水。远距离购进仔猪后,最好……
-
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饲养的效益。仔猪断奶前后死亡历来是养猪业中的一大损失。 仔猪存活率低的原因分析: 出生体重:有资料显示,仔猪出生重不足1公斤,死亡率在36%以上,而出生重超过2公斤的,死亡率几乎为0.这说明仔猪出生重越大,死亡率将明显下降。仔猪出生重不仅对成活率有影响,而且也会对其后的生产性能产生影响。仔猪出生重越大,成活率就越高,生长速度也就越快。 冻死、压死或踩死、饿死、咬死:仔猪出生后由于被毛稀少,……
-
什么是保育猪?保育猪就是指刚断奶的仔猪,需要特别护理一段时间,才能转入育肥阶段!由于保育猪还很小,又是刚刚离开母乳,开始以饲料为主食生活!因此,保育猪发病率仍然比较高,并且发病后死亡率很高!因此,仔猪保育期成活率一直困扰着养猪户们! 一、断奶应激 仔猪断奶工作,很多养猪户采用一次性断乳法,由于仔猪应激比较大,这样很容易造成仔猪生病。科学做法是采用逐渐断乳或分批断乳,一般在5天之内完成断乳工作!另外,一定要坚持三……
-
大多数规模猪场,不仅新生仔猪存在超过10%左右的弱仔,而且由于营养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仔猪出生一周内还不断会出现新的弱仔,导致产房出现高达20%的病弱僵猪,保育舍高达30%的僵猪。而管理较好的猪场弱仔率在5%以下,管理良好的猪场弱仔率在3%以下。弱仔由于自身体质差,生命力脆弱,在增加管理难度的同时,其成活率低,造成母猪和饲料的浪费,增加饲养管理成本,降低了母猪年生产力。而弱仔作为流行病发生环节中的易感动物,使原本与猪……
-
仔猪保育床又叫仔猪保育栏,主要是用来饲养35日龄以后的断奶仔猪。科学的仔猪饲养过程是:断奶前在产床上活动,断奶期将母猪赶走,仔猪还要在产床上饲养一个星期左右(用来减少转群应激),然后转到保育床上饲养。但是国内很多养殖户认为仔猪断奶后不需要再进行保育,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虽然断奶后仔猪可以自主吃食,但是,仔猪毕竟还是弱小,抵抗力依旧很弱,而且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不进行保育过渡,会大大降低仔猪的存活率。所……
-
一、疾病概述 仔猪低血糖症,又称仔猪憔悴病,是一种非传染性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在仔猪出生后最初几天内。由于吮乳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仔猪体内血糖水平急剧下降,进而引发……
-
仔猪保育床又叫仔猪保育栏,主要是用来饲养35日龄以后的断奶仔猪。科学的仔猪饲养过程是:断奶前在产床上活动,断奶期将母猪赶走,仔猪还要在产床上饲养一个星期左右(用来减少转群应激),然后转到保育床上饲养。但是国内很多养殖户认为仔猪断奶后不需要再进行保育,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虽然断奶后仔猪可以自主吃食,但是,仔猪毕竟还是弱小,抵抗力依旧很弱,而且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不进行保育过渡,会大大降低仔猪的存活率。所……
-
断奶仔猪腹泻是猪场常见的问题之一,因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断奶仔猪一般腹泻率在20%~30%左右,病死率达10%~15%,发病仔猪生长迟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断奶仔猪由于受到疾病感染、饲粮、环境、饲养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腹泻又是最为常见的,它不仅影响到仔猪的生长,而且极易造成死亡,即使是耐过的仔猪,也会造成发育不良,甚至形成僵猪,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 断奶后仔猪腹泻的原因: 仔……
-
当计算在前7天内单只仔猪摄入的干物质(DM)的数量时,我们发现该值很低,每头仔猪500克。以保证一个好的开始,所需的干物质的最低量为700克。 由系统软件计算的液体饲料的理论干物质含量对于保育猪日粮(即22%干物质)已是低的,但是实际上有时更低,约为10%左右。仔猪胃口不足,导致料槽由于存有剩料而不够干净。使用加压水进行清洗过,其中一部分水仍存留在料槽中。在下一次添加液体饲料时,干物质被过度稀释。 当时,一个'pastone'的样本被送去……
-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5年后的今天,教槽料已然成为饲料企业进入规模猪场用户的敲门砖。”今年猪价处于低位运行,很多猪场不用教槽料,觉得可以剩下一笔钱,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猪场使用教槽料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体重和保育阶段成活率,并为后期生长速度的发挥提供了保障。 使用阶段:从仔猪出生后7天-—体重10公斤左右时使用 使用目的: 1、教槽作用(学会吃料),使仔猪适应固体饲料和以植物蛋白为主饲料。 2、促进肠……
-
养猪户都知道,仔猪熬过了死亡率和生病率较高的哺乳期,就需要断奶,进去保育猪舍。这段时间较大的问题,就是过度,无论是饲料、管理等都面临着过度,如果没做好,很容易发生应激。那么,初生猪仔几天可以喂料?断奶仔猪饲料怎么配?刚断奶的仔猪如何管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几天可以给初生猪仔喂料? 一般情况都是15天左右就可以了。 怎么配断奶仔猪饲料? 1、使甪优质蛋白质原料:甪膨化大豆代替豆粕,膨化大豆较豆粕有利于仔猪消化,可减……
-
仔猪一般饲养到60日龄出栏出售。仔猪保健与培育是指从仔猪出生到60日龄出栏出售,这段时间采取的保健培育措施,目标是提高母猪产活仔数、60日龄成活率及窝重,它是生猪生产中“承前”(繁殖)、“启后”(育肥)的关键环节,是提高育肥猪增重,降低肉料比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现就我县仔猪饲养过程中存在问题,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提出以下保健培育措施。 1、助产断脐带吃初乳。确定预产期,母猪临产时饲养员在猪舍……
-
养猪就是养温度!究竟几度才能把猪养好?猪场各阶段猪群的温度归总
养猪究竟需几度? 猪是恒温动物,正常的体温是38.7-39.8℃之间,对外界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过高或过低,超过猪的适宜温度范围,就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造成饲料消耗增加,饲养成本增加,严重的还会引起猪发病甚至死亡。 所以在猪场的生产管理中,需要我们时刻了解温度,控制温度,以最大限度减小因为温度的不适当导致对猪群的影响。 在猪场各阶段猪群的温度归总 以下是经验介绍: 种公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7-21℃; 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范围…… -
在我国,压仔死亡损失是养猪业最容易被忽略的猪只损失之一,养猪生产中哺乳期仔猪平均死亡率通常在6-10%之间,除了在烈性传染病爆发期间,如近几年的仔猪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等,在平常生产中,哺乳仔猪的死亡主要原因是被母猪压死,所占比例在50%-80%不等,不同的场情形有所不同。大多数仔猪死亡发生在7日龄内(特别是3日龄内),占比约为70% ,此阶段仔猪尚幼小,母猪产后消耗大,膘情好体重重,行动不灵活,是压仔高危期。 解决方法 防止发……
-
仔猪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要随之增加,而母猪泌乳量于产后21 日左右达到高峰后,就逐渐下降,单纯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了。若不及早开食,适时补料,就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1 提早开食 第一次训练仔猪吃料称为“开食”。提早开食是实现早期营养需要,3 周龄是97%、4 周龄是37%、8 周龄是28%。可见,3 周龄以前母乳可基本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3 周龄后必须补料,才能满足仔猪营养需要。因此,在3……
-
(一)母猪品种差所生仔猪必然发育缓慢,故应选择优质高产母猪,淘汰品种差的母猪。 (二)断奶不科学。目前农户养猪多采取1次断奶法,即l窝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突然改变了,影响了仔猪的食欲。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其合理做法是,在断奶前l周内,把仔猪的哺乳次数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断奶,对体弱的仔猪还可以哺乳几天。此法对仔猪生长十分有利。 (三)补料的时间和数量不合理。仔猪在哺乳阶段中后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