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智慧养殖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 > 湘云鲫鱼养殖技术

湘云鲫鱼养殖技术

时间:2024-09-29    浏览:0次  标签:养殖管理鲫鱼湘云鲫鱼养殖

湘云鲫是用四倍体鱼作父本与二倍体鲫鱼母体通过人工杂交生产出来的三倍体鲫鱼。该品种肉质鲜美,池塘养殖7个月条重达到0.5公斤上市规格,养殖2年**个体可达1.5公斤,市场畅销。湘云鲫耐低温,低氧,抗病力强,粗生快长,饲料来源易,食性杂,生长优于双亲,起捕率高,易运输,不易脱鳞,耐暂养。目前已在广东和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养殖。现将广东增城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一、鱼苗培育

苗种塘3~5亩,水深1.5~2米,不渗漏,排灌水方便。先将过多的淤泥清除,再用生石灰、茶麸和漂泊粉按四大家鱼苗种池消毒标准一样严格清塘消毒,杀灭野杂鱼,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鱼苗下塘前5~7天亩施发过酵的人畜粪肥水500公斤,使池水呈油绿色,放养鱼苗密度要视水质肥度,水温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亩放8~10万尾苗花为宜。鱼苗下塘一个星期后,由以浮游生物为主食转为摄食人工饵料为主。这时除按照日常肥水管理之外,要适量投喂人工颗粒饲料,或农副产品下脚料:玉糠、麦皮、豆饼、花生麸。

鱼苗花经过20~30天培育,一般长到尾长3厘米以上时,要及时分池,降低塘中密度,促进夏花生长和提高出池规格。

二、鱼种标粗养殖管理

湘云鲫生长速度快,除当年可养成商品鱼上市之外,还可采取苗花培育一鱼种标粗,也叫“春片”。

种苗标粗塘一般面积5~8亩,水深1.5~2米为宜,灌水方便充足,放种前严格消毒。一般亩放尾长3厘米以上夏花鱼种8000~10000尾,池中可适当搭配10%的鲢鳙鱼和5%的草、鳊鱼夏花。若配套塘头禽畜场养殖,增氧机设备,投喂人工饵料,鱼种苗标粗可生产鲫鱼种尾长5~8厘米以上400公斤以上,其它鱼种100公斤。春季养鱼若不投放其它鲫鱼种苗时,可混养套养湘云鲫鱼种,每亩水面可混养套养湘云鲫800~1000尾为宜,出塘成活率可达90%以上。

也可网箱标粗养殖,网箱应设置在较大水面(如果池塘应离塘底2米水深),避风浪、水质清新的水体中。网箱以中小型为佳,网目大小要与投放鱼种规格配套,每平方米网箱可放鱼种600~800尾,投饵坚持“四定”,每天投喂4~6次。做好防害防病工作,一般每平方米可产标粗鱼种30~40公斤。另外,利用温泉水工厂化标粗培育养殖湘云鲫,效果也很佳。

三、成鱼(商品鱼)养殖管理

池塘混养湘云鲫是常见的养殖方法,但不能同时混养其它鲫、鲤、罗非鱼、土鲮鱼,因为这些底层鱼大家食性大致相同,争吃饵料,影响生长速度和上市规格。

放养时间要早,放养规格要大,密度要合理。混养时,总的应提早放苗种。越冬种苗,可在春节前后放大规格鱼种;当年孵化出苗的夏花,要在5月中上旬放种苗。越冬标粗鱼种放养规格为5~8厘米;夏花苗种规格也要4~5厘米。混养的密度一般亩放300~500尾,如果水源好,塘深大,配套塘头禽畜场,水质肥沃,可亩放500~800尾。

池塘主养,亩放2000~3000尾,另外再亩放大规格鲢鱼种150尾,鳙鱼种80~100尾(鲢鳙鱼主要滤食浮游生物,防止水质富营养化)。

湘云鲫可摄食各种动植物饲料,有机碎屑,浮游植物等,特别适宜于肥水养殖。因此,如果没有配套塘头禽畜场者,则每10~15天亩施发过酵的有机肥料200~300公斤,或亩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另外,还要投喂含蛋白量33%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湘云鲫没有真正的胃,单次摄食量少,每日投喂多次饲料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这是主养湘云鲫获得丰产的关键。投饲也要“四定”,不同月份投饲次数是:4~5月份日投喂4~6次;6~9月份日投喂8次;10月份日投喂4~5次;其它月份日投喂2~3次。夏秋季高温生长,食欲旺盛投饲量占5~8%,冬春季投饲量2~3%。由于湘云鲫具有较强的溯水上逃习性,特别要在夏秋雨水季节做好进出水口闸门防逃措施。

四、鱼病防治

湘云鲫一般不易发病,但在混养或主养塘中如果其它鱼类患病,也会感染湘云鲫,特别是病毒性、细菌性出血病、肠炎等。故之要保持水质清爽,定期加注新水,排放老水;特别在夏秋高温季节,要勤注勤排,保持水质肥而不老;每月**少一次亩放生石灰20公斤化水泼洒全塘,达到改良水质,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或用1ppm漂白粉化水泼洒杀菌,和生石灰交叉使用;也要定期用“鱼必康”、“鲩洁”拌饲料做成药饵投喂鱼类,增强鱼体抗病能力,促进生长高产增收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养殖技术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 泥鳅无土养殖管理应注意什么 | 莲藕池塘套养泥鳅的管理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养殖技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泥鳅无土养殖需要注意哪些。 1)水质 无土养殖最重要的是水质,要保证水质无异味,无异色。在夏季更应该注意时常换水,如果能做到让水能够微微不停的流动则更好。 2)投饲饲料 饲料的投饲应注意数量与饲料的种类,在泥鳅成长的不同时期需要投放不同的饲料,给泥鳅提供不同的成长需要。 3)水草养殖 选择合适的水草养殖不仅能为泥鳅提供嬉戏的地方,还能为泥鳅提供需要的养分,在炎热……
  • 秋冬季节泥鳅等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

    进入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逐渐降低。正是丰收的季节,而水质管理尤其重要,秋冬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前功尽弃,特提出以下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持池塘水位稳定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 定期调节好水质随着养殖动物的生长,池塘中相对密度增大,水体中残渣剩……
  • 水产养殖|几种混养模式介绍

    几种养殖模式介绍 1.1 鲫草混养模式(鲫鱼:草鱼=6:4) 该养殖模式主要集中在屈原农场、湘阴鹤龙湖渔场等,粗鳞鱼比例分配为鲫鱼:草鱼=6:4.主要特点是风险小,收益适中,主要投喂30CP的高档混养料或者鲫鱼专用料,饵料系数一般是2.0-2.2. 案例1:该养殖户位于湘阴某渔场,水面9亩,水深1.7米,无草场,增氧机1台,投饵机1台。用某饲料厂30cp(指粗蛋白含量30%)池塘混养料11.6吨。扣除鱼种,吃食性鱼净增重13467斤,饵料系数1.72. 总收入90354元,每亩总收入……
  • 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水产养殖动物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是水产养殖动物的数量、规模、种类不断的扩增,养殖的面积也不断的扩大,产生的潜在问题就是水产养殖动物一旦出现病害,会波及的范围较大,即造成大面积水体的污染,这导致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水产养殖的质量大幅的下降,养殖户的收益受损。控制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现状,以及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发展趋势等,以此为基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