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鱼回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无肌间刺,加工方便,出口形势比较好。运用“八字精养法”的基本原理,在斑点叉尾鱼回养殖过程中突出“水、种、饵”的基础上,将“密、混、轮”作为健康养殖手段,加强“防、管”的力度,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养殖鱼符合出口要求,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水”:鱼回鱼养殖基地必须集中连片,周围无工农业污染物进入,生产环境指标符合GB/T18407.4-2001的规定。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NY5051-2001标准。渔池面积6670平方米(10亩)左右,水深1.8米~2.5米为宜。池底平坦,沙质土或壤土,保持5厘米~6厘米厚底泥。养殖过程中,每天早、晚巡塘1次,观察池塘水色和水位变化,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定期测定水质指标,适时注换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或复合微生物制剂,保证池水溶解氧在3.5毫克/升~7毫克/升、pH值6.8~8.5.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
“种”:鱼种**好自育配套,在选购鱼苗前必须查看苗种场的生产资格,由有资质的检验检疫部门出具检测报告。外购鱼种必须是无公害基地生产的,并经检疫消毒。鱼回鱼种要求游动活泼,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黏液丰富,无损伤,无疾病,无畸形,规格50克/尾左右。放养宜在2月~3月进行,下池前用2.5%~3%食盐溶液浸浴鱼体5分钟。
“饵”: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专用配合饲料,饲料厂必须经商检部门注册备案,饲料质量符合NY5072-2002标准。饲料中使用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符合GB13078标准。饵料投喂做到投匀、投足、投好,不得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率根据水温调整,一般水温8℃~15℃为1%~1.5%,15℃~20℃为2%~2.5%,20℃~25℃为3%~3.5%,25℃~32℃为4%~4.5%。其中上午9时投总量的60%,下午3时投总量的40%。
“密”:从健康养殖的角度考虑,鱼回鱼种放养量应在1.2万尾/百平米~1.5万尾/百平米范围内。放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管理上困难,造成水质恶化,难以承受天气变化产生的不利因素,超过了池塘的承受能力。
“混”:斑点叉尾鱼回以单养为主,但可适当搭配少量鲢、鳙鱼种。一般鱼回鱼种放养后10天,混放100克/尾鲢、鳙鱼种3000尾/百平米~6000尾/百平米。
“轮”:养殖鱼回鱼的池塘经过2年~3年养殖后,改为养殖其他水产品,这也是防止鱼病暴发的一个重要举措。
“防”: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对病害的防治,推广健康养殖技术。使用渔药必须符合NY5071-2002和NY5072-2002标准。
鱼种尽量避免机械损伤,长途运输或干塘、转塘要用食盐水浸浴,以防止皮肤病的发生。经常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等绿色药品用来预防肠道性疾病,定期用浓度为15毫克/升~25毫克/升的生石灰、或0.3毫克/升~0.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发现鱼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渔药使用尤为要慎重,必须由资质人员开具处方,忌私自乱用药,否则商品鱼销售将“一票否决”。
“管”:除生产管理外,重点要抓好:
①环境管理:对基地及周边地区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因素进行重点监控,杜绝生活污水、农田用水以及“三废”污染。同时委托有关部门定期对土壤、大气、水质进行抽样检测。
②用药管理: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规定,配备渔药监督员,建立用药处方制度。
③档案管理:对塘口清整、苗种放养、水质状况、饲料及渔药使用情况等都要求作详细记载,并明确专人定期检查,建档保存
上一篇:泥鳅循环集约化养殖技术 下一篇:泥鳅(苗种)的运输
相关文章
-
人工泥鳅苗放养时确实需要留意多个事项,以下是五个关键方面的详细说明: 一、泥鳅苗下塘前处置 温差控制:如用塑料充氧袋装运而来的泥鳅苗,在放养时需注意袋内、袋外温差不能大于3℃,否则会因温度剧变而导致泥鳅苗死亡。 温度适应:为确保泥鳅苗适应新环境的水温,可先按次序将装苗袋漂浮于放苗的水体,约20分钟后袋内外水体温度接近时,再向袋内灌池水,让苗自行从袋中游出。 二、“饱苗”放养 暂养与喂食:在放养前,将泥鳅苗暂养……
-
养殖户在选择和投喂泥鳅饲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投喂的科学合理,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促进泥鳅的健康生长。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饲料选择 营养均衡:根据泥鳅的营养需求,选择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配合饲料,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饲料应为泥鳅专用饲料或鱼饲料,并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蛋白质含量。苗期选择蛋白质含量为40%以上的鱼苗粉料;育成料则选择蛋白质为3638%左右……
-
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白尾病,其病原体为白皮假单胞菌,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水体中。白尾病对泥鳅养殖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夏花分塘前后,由于车轮虫等原生动物的侵害寄生,导致鳅体受伤,进而容易感染白尾病,且死亡率可高达30%~50%。 针对泥鳅白尾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三黄散”加入25倍量的0.3%氨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毫克/升。 将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毫克……
-
台湾泥鳅养殖过程中的投喂环节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泥鳅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以及养殖效益。以下是关于台湾泥鳅投喂的三个重要注意事项的详细解读: 1. 饲料选择与投喂量控制 饲料选择:台湾泥鳅作为无胃鱼,其消化道较短,因此选择高质量、易消化的饲料至关重要。蛋白质含量在36%~38%的膨化饲料是理想的选择,因其水中稳定性好、消化吸收率高,且散失率低于硬颗粒料。 投喂量控制:投苗后应适量投饵,避免过量投喂导致的消化不良和肠……
-
冬季气温下降时,泥鳅养殖户要把握好暂养技术,以确保泥鳅安全过冬并保持良好的品质。以下是根据提供的资料整理的详细暂养技术指南: 一、池塘条件 室外池塘: 若计划将泥鳅暂养至春季销售,可选择室外池塘。 池塘面积建议为9~11亩,池深应达到1.2米左右。 池底软泥厚度保持20厘米,以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池埂需坚固,以防止漏水或泥鳅逃逸。 室内池塘: 若计划在冬季销售泥鳅,则应选择室内池塘,如塑料大棚内或房屋内。 池塘面积可根……
-
大青蛙会吃小青蛙的现象,在养殖环境中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饵料缺乏和青蛙个体间大小差异过大所导致的。以下是对这一现象及其解决方法的详细解析: 大青蛙吃小青蛙的原因 饵料缺乏:当养殖环境中的食物不足时,大青蛙可能会为了生存而捕食小青蛙,这是动物界中常见的种内竞争现象。 大小差异过大:如果养殖池中的青蛙大小差异显著,大青蛙可能会将小青蛙视为潜在的猎物,从而发生残食行为。 解决方法 大小分养:为了避免大青蛙吃小……
-
泥鳅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的特性,在自然水域中病害较少,但在池塘精养条件下,养殖密度大,对养殖过程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高,使得引发鱼病的因素增多,因此日常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对泥鳅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一、彻底清塘消毒 苗种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工作,杀灭池中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和其他敌害生物,是预防鳅病、提高泥鳅养殖成活率的必要措施。池塘清整时,将池水排干,修补池埂,清除杂草,堵塞漏洞,挖去过多的淤泥,曝……
-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突然变清且难以肥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原因分析 长期不换水或换水量过少: 水质过于浓厚,池塘底质发生板结,导致池水突然变清,且容易长出大量青苔。 消毒剂长期大量使用: 养殖户为了治疗泥鳅疾病,连续大剂量使用各种消毒剂,严重破坏了水环境的平衡,抑制了有益藻类的繁殖和微生物的生长。 连续阴雨天: 池塘内水质光照严重不足,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发生……
-
针对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病毒性失血症,提供了详细的症状描述、形成原因以及治疗方案。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归纳和整理: 一、症状 病鱼整个机体呈灰白色,鳃发白。 解剖其内脏器官及肠道,发现无血色。 病鱼漫游,没有活力。 二、形成原因 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病毒代谢产生内毒素、溶血素,导致鱼患败血症、毒血症,进而造成出血。 流行季节主要在6月至9月,水温在25℃以上。 养殖水体中放养泥鳅的密度过大,饲养水水质恶化,水中溶氧量降低,……
-
在高温季节养殖泥鳅,确实需要特别关注水质、饲料投喂、疾病防控等方面,以确保泥鳅的健康生长。根据赣榆县海洋渔业技术指导站于家华的经验分享,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 一、饲料投喂管理 投喂时间:高温时每天只投喂两次,即早上和晚上各一次,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投喂,以减少泥鳅因水温过高而出现的烫伤脱粘现象。 饲料添加:投喂饲料时,可适量添加板兰根、多维多矿、免疫多糖和铁粉等,连续饲喂5~7天,以调肝护胆、增加泥鳅……
-
在田中挖塘,在塘里放鱼,在田里种稻,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让塘中的鱼游到田里活动,吃田里的杂草、小虫、水生动物、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和水稻扬花时落下的稻花,鱼不但速生快长,增重快,育肥迅速,不受污染,鱼肉清净,结实,肉香味浓,肉质好,而且水稻受病虫为害教轻,生长好,健壮,产量高,品质优。田中塘养鱼的技术要点如下: 挖塘。田中塘养鱼,塘的面积占三分之一,田的面积占三分之二**合适。选择在田的中间挖塘,深1.5……
-
夏季雷雨季节,由于气候急剧变化,泥鳅养殖中出血病的发病率可能会上升。为了有效防治泥鳅出血病,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了解出血病发病机理 泥鳅出血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应激等因素导致,表现为体表或内脏出血。该病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尤为常见,且发病后迅速扩散和传播。因此,养殖户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质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二、预防措施 改善水质: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排换部分地层水,不超过总水体的1/3.换……
-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多种常见病,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泥鳅的生长,还可能导致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以下是泥鳅养殖过程中七种常见疾病的详细介绍: 赤鳍病 病因:由短杆菌感染所致,常因池水恶化、营养不当及鱼体受伤而诱发。 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腐烂,严重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 防治方法:使用磺胺嘧啶溶解后药浴20分钟左右,或用磺胺嘧啶拌入饵料连喂三天。也可用1×10^……
-
泥鳅养殖中的肠炎病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由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以下是对该病的详细解析及防治建议: 一、症状与危害 病鳅表现为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腹部出现红斑。同时,肠管充血发炎,肠道呈紫红色,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该病在水温20℃以上易流行,且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对泥鳅养殖造成较大危害。 二、防治方法 饲料管理 投喂优质饲料:确保饲料……
-
一、池塘选择要领 养殖场要找就近水源,便于加水。池塘养殖泥鳅,池塘深约80~150cm,水深50~120cm,池底最好有15~20cm的淤泥,进出水口方便。为了方便鱼塘管理,池塘规格以2~10亩为宜。 二、池塘消毒及天然饵料培育 放养前2周,池塘的消毒很重要。池塘消毒可以将池塘内杂鱼、青蛙、蛇虫鼠蚁清除干净,使泥鳅生长有安全的空间。放养前2周,每用4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目的是将池塘内杂鱼、青蛙、蛇虫鼠蚁清除干净,使泥鳅生长有安全的空间。3天后……
-
夏季高温季节,泥鳅养殖池塘的水质容易恶化,赤鳍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在此阶段尤其需要防范。以下是对赤鳍病的详细解析及防治建议: 一、病原病因 赤鳍病主要由短杆菌感染引起,其发病与水质恶化密切相关。夏季水温升高,泥鳅养殖池塘中的有机物分解加速,易导致水质恶化,从而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病症和病理变化 病鱼体表或鳍部表皮剥落,呈现灰白色,肛门部位发红。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的腹部和体侧会出现红斑……
-
七八月份高温季节泥鳅养殖的五个注意事项如下: 一、降暑降温 适宜水温:泥鳅最适合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 降温措施: 在池子四周种植南瓜、丝瓜、葡萄等攀援植物,或用稻草搭棚遮阳。 在鳅池水面投入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但面积不能超过池子1/3)。 盛夏时将池子水位加至25~30厘米,并采取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水温度。 有条件的可采用整日微流水的方法降温。 二、饵料质量 饵料选择:饵料必须新鲜,避免投喂变质、……
-
泥鳅养殖中的红鳍病,又称赤鳍病、腐鳍病、烂鳍病,是一种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引起的常见细菌性疾病。以下是对该病的详细防治技术介绍: 一、病原体与感染途径 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革兰阴性菌,菌体短小,有运动力。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鳅体受伤部位感染,如捕捞、运输或养殖过程中的机械性损伤。 二、病症与流行情况 病症: 初期:病泥鳅的鳍条及体表部分皮肤剥落,呈灰白色,肛门红肿。 中期:腹部及体侧皮肤充血发炎,……
-
泥鳅养殖中的红环自身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其病症明显且对泥鳅的健康构成威胁。以下是对红环自身病的详细防治方法: 一、病症与病因 病症表现为病鳅体表及各鳍条呈灰白色,并出现红色环纹。随着病情的加重,患处可能发生溃疡,病鱼食欲不振,游动缓慢。该病通常因泥鳅捕捉后长时间处于流水暂养状态而发生,病原体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二、防治方法 改善养殖环境: 将泥鳅从流水池转入池塘养殖,以减少因长时间流水暂养而引发的病害。 药物……
-
泥鳅养殖中的烂鳍病是一种由短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其症状明显且对泥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以下是对烂鳍病的详细防治方法: 一、病原与症状 烂鳍病的病原体为短杆菌。初期症状表现为鳍条基部充血,鳍条附近的皮膜腐烂,背鳍附近表皮脱落明显,呈灰白色。随着病情的加重,鳍条可能脱落,肌肉外露并红肿,腹部和体侧出现红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同时,肠管可能糜烂,泥鳅停止摄食,最终衰弱致死。 二、流行情况 烂鳍病在夏季易流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