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场地鸡棚、鸡舍宜选在自然环境优良,种植业和养殖业可以互补,没有污染源,地势为5度~15度的坡地,同时又要选择在背面向阳、干爽、宽阔、水源充足、排水良好、青草丰富的地方。场中建有防晒、防雨的四周场地围栏和空中覆网设施。
前期育雏小鸡孵出后1日龄~28日龄为育雏阶段,必须在温室饲养,这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前期准备育雏室 该市农村育雏多数以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为主,育雏室面积0日龄~14日龄可按每平方米35只~50只,15日龄~28日龄按20只~30只计算,室内建有火道或红外线等设施。
消毒 在进雏前2天~3天,对育雏室、储料库、用具彻底清洗及消毒,一般采用福尔马林25毫升,高锰酸钾每平方米12.5克,熏蒸闭密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
升温 在雏鸡进舍前24小时进行育雏室升温预热,温度以30℃~32℃为佳。
育雏管理卸下所有雏鸡箱并放置于鸡舍内,清点雏鸡数,迅速将鸡放入育雏舍内。检查雏鸡状态,健康鸡一般大小均匀、整齐,手感有力,叫声响亮,神情十分警觉,脚干饱满,光华亮丽,不干燥,不脱水。雏鸡开始活动后,先让饮水,后进食,具体要求是:
饮水 饮水一般在雏鸡入舍开始活动时,水温要接近室温,以18℃~20℃为宜,在水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和5%葡萄糖,或多维和丁胺卡那,以增强抵抗力。
温度湿度 由于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既怕热又怕冷,对温度要求严格,切忌忽高忽低。一般0日龄33℃~35℃;1日龄~7日龄30℃~33℃;8日龄~14日龄27℃~30℃;15日龄~21日龄24℃~27℃;22日龄~28日龄20℃~24℃;29日龄~35日龄17℃~20℃,湿度应保持在60%~65%。
进食 雏在饮水后2小时~3小时,开始喂全价料,一般把饲料撒在垫纸上,少加勤添,每两小时喂一次,每次让小鸡在20分钟内吃完。每次添料时,要清除纸上、进食盘中粪便、剩料和垫料。
通风换气 小鸡代谢旺盛,呼出co2多,鸡粪中20%~25%物质能产生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影响雏鸡正常发育,所以通风换气很重要,一般在中午时进行通风换气**好,可预防感冒,冬季一般每小时换气3分钟~5分钟即可。
光照 光照能方便小鸡充分吃料和饮水,促进生长发育。1日龄~2日龄光照保持24小时;3日龄~7日龄保持20小时~22小时;8日龄~14日龄16小时~18小时;15日龄~21日龄15小时,21日龄8小时~12小时为宜。光照强度一般按每平方米2瓦~3瓦计算,过强易引起啄癖。0天~3天用40瓦灯泡,3天后用25瓦灯泡照明即可。
消毒 坚持每天两次对饮水器等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每两天用5%百毒杀消毒地面一次。
放养技术建放养棚放养棚一般宜建在通风、干燥、冬暖夏凉、坐北向南的地方。放养棚一般可按每平方米10只~12只计算,棚檐高1.2米~1.5米,中间1.8米~2.5米,两侧开出入口,供饲养人员、小鸡群出入,四周有排水沟,棚内有食槽、料桶、饮水器等,放养场地四周设围栏,防止鸡逃跑,并防止挤压、兽害。
放养引导利用鸡的反射条件,采用吹口哨、敲锣、打鼓等方式,在采食时段进行补料和放养鸡归舍训练,培养鸡的良好习惯。
放养密度和时间根据外界气温条件决定适宜放养的密度和时间,一般**季节选在4月~10月,这时气温适中,风力不强,能充分利用较长时间自然光照,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在28日龄后把鸡赶出育雏室,进入放养场地放养。密度按每亩饲草地每批放养300只~500只为宜。
定时补饲补饲安排补料时间一般固定在早晚两次进行,35日龄~60日龄是鸡生长**快时期,食欲旺盛,日补精料40克~50克;61日龄~120日龄是促进脂肪沉积、改善肉质和羽毛光泽度适宜时期,日补精料50克~80克。
轮回散养每处一般饲养3批~4批鸡为宜,目的是保持生态环境和植被。
防疫治病免疫7日龄~8日龄免疫传支(h120)+鸡新城疫(ndⅳ),点眼或滴鼻;14日龄~15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21日龄~24日龄鸡新城疫(ig)+传支+肾传支,滴鼻或点眼;35日龄禽流感颈部每只注射0.3毫升。具体用法参见说明书。
防病主要预防鸡白痢和球虫病。20日龄~35日龄用驱蛔灵或兑球粉预防球虫病和消化道疾病。
观察鸡群观察行为活动状态正常情况下,鸡反应敏感、精神活泼、挣扎有力、叫声宏亮而脆短、眼睛明亮有神、分布均匀。如有异常现象可从饲料、温度、疾病等方面进行检查。
观察粪便正常粪便为青灰色、成形,表面有少量白色尿酸盐。若出现水样则饮水过多,血便多见于球虫病或出血性肠炎,白色石灰样多见于鸡白痢等病,绿色多见于鸡新城疫、马立克等疾病。
观察呼吸状态鸡正常每分钟均匀呼吸15次~30次,无杂音。
对弱、残、病鸡及时隔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诊治。
相关文章
-
春防鸡瘟的七法,是基于传统养殖经验和一些民间偏方总结出来的预防措施,以下是对这七种方法的详细解释: 一、使用樟树叶等垫鸡舍 方法:在鸡瘟流行时,用樟树叶、柑橘叶、柚子叶或艾叶垫在鸡舍内。 原理:这些树叶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和驱虫作用,可以减少鸡舍内的病菌和寄生虫,从而降低鸡瘟的发病率。樟树叶等还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杀虫等功效,对预防鸡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给鸡服用牛黄解毒片 方法:在鸡发病时,给鸡每……
-
蛋鸡饮水的确有很多学问,以下是对蛋鸡饮水需求的详细分析: 一、蛋鸡日常饮水量 蛋鸡的饮水量受季节、产蛋率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每只蛋鸡每天的需水量大致如下: 冬季:110毫升左右 夏季:280毫升左右 春秋季:200毫升左右 二、产蛋率对饮水量的影响 当蛋鸡的产蛋率升高时,其需水量也随之增加。因为产蛋旺盛的蛋鸡代谢加强,不仅形成蛋需要水分,而且食量也加大,需水也增多。因此,在蛋鸡产蛋高峰期,要特别注……
-
蛋鸡饮用水的要求相当严格,以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以下是蛋鸡饮用水的主要要求: 一、水质卫生学标准 洁净度:蛋鸡饮用水必须洁净,无色、无味、无杂物。感官性指标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方面,包括水的颜色、浑浊度等。清澈、无色无味的水表明其未受到污染。 化学指标: TDS(可溶性固化物)含量:当TDS含量低于1000mg/L时,对蛋鸡无害,可安全饮用;1000~2999mg/L不影响蛋鸡健康和生产性能,但可能引起湿粪;高于3000mg/L则属于劣质饮水,会损害……
-
1、开食:在饮水2-3小时后,小鸡开始寻食,此时可以用小料盘喂给颗粒较小的小鸡料。如果没有饲料盘,可将运鸡箱截短到3cm高,装料不超过1cm深,每日给料量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添加少量,让鸡可在短时间内吃完,但要保证不断料,这样可以减少浪费,促进小鸡采食。可用能量在2800-2950大卡(12.3焦尔)、蛋白为20-22%的小鸡用配合饲料。 2、在进鸡的第二或第三天,要加入一些食槽或料桶。到第五天时,要完全改用食槽或料桶喂料。 3、要让鸡有……
-
肉鸡生长期到出栏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详细阐述: 一、饲养核心 在生长期到出栏期间,饲养的核心目标是在合理的饲料消耗下,生产出最多的符合产品要求的鸡肉。这意味着要在保证肉鸡健康生长的同时,最大化其生长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体重控制 重要性:适当控制体重增长是肉鸡生长期到出栏期间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过度生长可能导致肉鸡出现健康问题,增加死淘率,同时也会影响鸡肉的品质和口感……
-
蛋鸡产蛋高峰的规律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规律的详细阐述: 一、产蛋高峰期的时长与特点 蛋鸡产蛋高峰期一般较长,可长达6个月以上。第一产蛋周期的高峰产蛋量占全期产蛋量的65%以上,产蛋重量占总蛋重的63%以上。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一般能够达到93%—94%,高者可达95%—97%,并维持3—4周的高水平。此后,产蛋率每周降低0.5%—1%,呈直线平稳下降,直到72周龄时,产蛋率仍然可维持在65%—70%。 二、影响产蛋高峰期的因素 品种:不同品种的蛋……
-
在春天,由于气温逐渐回暖,湿度增加,鸡舍内氨气浓度容易上升,对肉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降低鸡舍内的氨气浓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化学方法 撒过磷酸钙 在鸡舍内撒过磷酸钙,使其与氨结合生成磷酸铵盐,从而降低氨气的浓度。 每周撒1次,每10平方米撒0.5公斤。 带鸡喷雾过氧乙酸 利用过氧乙酸在空气中分解产生的醋酸来中和鸡舍中的氨气,生成醋酸铵。 将市售的20%过氧乙酸稀释成0.3%,每立方米空间喷雾30毫升。 每周……
-
春天是肉鸡养殖的关键时期,此时气温逐渐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且湿度较高,因此通风换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在春天养殖肉鸡时关于通风换气的几个要点: 一、通风换气的重要性 提供新鲜空气:肉鸡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健康。 排出有害气体:鸡舍内会产生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通风换气可以有效排出这些气体,减少鸡群疾病的发生。 调节温度和湿度:春天湿度较高,通风换气可以帮助降低湿度,同……
-
不论各种原因导致的鸡群瘫痪,最终都是由于钙磷吸收障碍导致的。各种疾病都易引起钙磷吸收障碍,并导致骨骼发育受阻及腿病发生,骨骼发育影响生长发育,鸡瘸腿后更将严重影响采食和用药。 而高产鸡群每天产蛋需要大量的钙质。如果钙质不足或是钙质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吸收,就会动用骨骼中的血钙,导致瘫鸡,产软壳蛋、破壳蛋等等一系列症状,严重病例还会表现产蛋量低下,以弥补机体钙储备的损失。 那么,为什么很多养殖户补充了各种各……
-
肉鸡腹水症为威胁肉鸡养殖业较大的疾病。与减蛋综合征、痛风症并列为肉鸡养殖业三大威胁较严重的疾病。此病最常见于生长期的肉用仔鸡,尤其多见在3~5日龄,死亡高峰期集中在3~4周龄。此病公鸡易感率高于母鸡,冬季多见,死亡率尤为高。重视此病的防控成为提升肉鸡养殖效益十分重要。 1 发病诱因分析 1.1 内因分析。按研究资料报道,肉鸡是唯一发生自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动物。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在选育肉鸡方面,更多侧重生长发育,而忽……
-
养鸡技术怎么防生病? | 鸡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和盲肠肝炎的鉴别诊疗
要想养好鸡,那么不仅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还应掌握好各类鸡病的防治知识,在鸡患病初期或者在未患病时就可以开始以防为主的防治工作,那么养鸡怎么防生病呢?今天小编将常见的鸡病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鸡大肠杆菌病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所引起的,它并不是具体的指代某种病症,而是一系列疾病的综合叫法。主要发病症状有:心包炎、肝周炎等脏器的炎症。 预防措施:减小鸡的饲养密度,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等。…… -
1、不要过多使用豆饼喂鸡,一般可占日粮的20%--30%,但饲用量不能再任意增加,否则会引起鸡体的蛋白质中毒,出现腹泻、痛风等症状。 2、不要使用霉豆饼。豆饼在潮湿情况下容易发霉。用霉变的豆饼喂鸡极易发生曲霉菌性中毒。 3、不要使用水豆饼。豆饼被水浸湿后,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极易酸败。用酸败的豆饼喂鸡,不但适口性降低,有时还会引起腹泻,甚至中毒死亡。 4、不可生喂。生豆饼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和红细胞凝集素等有害物质,生……
-
随着遗传育种和饲料营养配方技术的不断改进,肉鸡饲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关于肉鸡前期饲养管理提出新的观点: 1做好雏鸡早期饲喂工作,使雏鸡**周就获得均匀良好的发育。雏鸡1日龄起,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还要抓整齐度的工作,雏鸡**周体重和均匀度非常重要,必须达标,否则会影响出栏体重,所以入舍后仔细挑出采食不好或状态不佳的,包括个头较小的鸡,可单独饲喂,给予精心照顾,这项工作没有明显的时间要求。 2改……
-
蛋鸡养殖过程中常会出现蛋鸡两三天下一个蛋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怎么防治呢?其实这是蛋鸡隔窝现象,其引起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蛋鸡产蛋量下降 分析产蛋率低的原因,有一半的产蛋鸡出现隔窝现象。隔窝蛋鸡成熟的卵泡少,输卵管细,原因是输卵管发育的过程中受到损伤造成了发育不健全。 (1)原因:生殖型传支 即使打过传支疫苗的蛋鸡,也不能保证100%不会感染传支。如果蛋鸡在70-80天左右出现过支气管堵塞症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