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养蛋鹅?
1、精选雏鹅。冬季寒冷,在选择雏鹅饲养时一定要选择体型大而健壮、生长快、抗病力强的杂家品种鹅,体型大而健壮,这样才能抵御冬季的严寒;生长快,冬季较短,如果生长缓慢,会错过**的上市时间;抗病力强,冬季易引发多种疾病,抗病力强可抵御一些常见疾病。在选鹅时选择活波好动、反应灵敏、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双脚能够迅速收缩的,而腹大、歪头的要及时淘汰。
2、温室育雏。在刚出壳的雏鹅体质较弱,对于外界的环境的刺激较为敏感,而冬季更是寒冷天气,如果在雏鹅出壳时不能维持在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可能会使其活活被冻死。所以要采用温室育雏,一般在出壳的前三天,要保持温室在28-30度,而随着雏鹅的生长,在一周至两周时温度在25-28度,待15日龄后只需保持18-20度的温度即可。另外温室的湿度也要控制,湿度过低,雏鹅的羽毛生长不良,脚趾干燥,生长错位,而湿度过高,高温高湿环境,以引发疾病,也会刺激雏鹅的呼吸和消化,**的湿度在50%-65%之间**宜。饲养时月也要注意饲养密度,密度过高,易发生抢食和吃不到的现象,影响正常生长。
3、保持光照。冬季白天时间短,自然阳光不能满足鹅群生长所需,光照能提高鹅体表体温,血液流动加快,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消化,让鹅能迅速的生长,起到快速育肥的作用。如果光照不足,生长缓慢,体质虚弱,鹅群每天要保持14-16小时的光照,自然光照不足,可利用灯光照射,晚上的灯光要稍微暗淡,但在傍晚时要加加强灯光两小时,模拟春夏的光照条件,促进鹅群快速生长。
4、疾病防治。冬季虽然气温寒冷,但是疾病的防治工作还是不能忽视,在引种前和出售后要及时对鹅舍、饲养用具进行全面的消毒。冬季易感染鹅瘟,鹅在引进后要及时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疫苗,在饲养时要注意鹅舍的卫生,勤打扫、勤换垫草,定期对饲槽和饮水器具清洗消毒。饲料一定要保证新鲜,严禁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秸秆、草、菜喂时,谨防中毒,另外为了提高鹅的适口性,对农作物的秸秆**后经过氨化处理在喂食。
怎么提高蛋鹅的产蛋量?
1、适宜的生长环境。要想鹅多产蛋,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必不可少的,保持鹅舍的温度在20度左右,另外采取科学合理的光照也是提高鹅产蛋率的一种重要方法,每天提供13-15小时的光照,提高鹅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延长鹅的产蛋期,可提高产蛋量以及提升种但的品质。
2、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鹅产蛋离不开蛋白质和其他的能量,提高饲料中粗蛋白的比例,增加蛋白质的含量,使鹅的产蛋数量增多,在鹅的产蛋旺季,蛋白质比例要占20%左右。另外还要注意其他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这些物质过多后缺少都会影响额的产蛋率,严重时完全停止产蛋,还会患上疾病,危害鹅的生命。
3、合理饲喂。要提高产蛋率,喂食精饲是必不可少的,平均每只鹅每天需喂食200可左右的精饲,一般分为三次饲喂,**后一次**好在晚上时,据实验证明,在晚上喂食时提高产蛋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喂食喂食方法,一只鹅年产蛋量可达60-80枚。另外除了在圈舍饲养外,还需结合放牧,每天需要鹅去田间、水沟等地,自行觅食野草、小鱼虾等。
4、性刺激。公鹅的性刺激能促进母鹅的性机能,从而使其提高受精率和产蛋率,一般养殖场地会将公鹅和母鹅一起饲养,一般鹅群公母比例在1:6.这样才能增加额的产蛋率和产蛋树,实现**化经济效益。
怎样提高养鹅效益?
1.选择优良品种鹅。优良品种鹅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饲养周期短、产蛋多、产肉多、产羽绒高,经济效益高。我国普遍饲养的良种鹅有四川白鹅、扬州鹅、隆昌鹅、溆浦鹅,豁眼鹅、狮头鹅以及由品种鹅多次与当地鹅杂交纯化选育的商品鹅,如雅鲁肝鹅,就是典型的肉、蛋、绒、肝、皮多用的新品种鹅。
2.种草养鹅。鹅以吃草为主,仔鹅7~21日对青饲料的需要量由占日粮10%逐渐增至90%,28日龄可以达到100%。鹅对青草中粗蛋白、粗纤维的吸收率与羊相近,是摄食范围很广的家禽。少量养鹅,以散放采食路边、河溏边、田地边、房前屋后的野生杂草加以适量补饲即可。而种草规模化养鹅,其经济收益是养猪的10倍,而出栏时间仅是养猪的1/3.为了四季养鹅,可以安排一定面积的多年生牧草,如三叶草、普梅克斯、串叶松香草、籽粒苋等。冬季养鹅,可以在早秋播种越年生牧草,如禾本科的冬牧70黑麦草,豆科的苕子、紫云英、紫花苜蓿、胡萝卜等,冬季养鹅由于牧草生长慢,应补充青贮料。春季牧草丰盛,可满足夏季高温期养鹅的草料。秋季养鹅,除利用多年生牧草外,还可以用南瓜,水稻收后的遗谷,甘薯等作饲料。种草养鹅,其效益一般是种粮效益的1~2倍。
3.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提高鹅群的成活率。雏鹅被毛稀薄,对外界温度调节能力差,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都不完善,所以体质较弱,抗病力差,往往会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雏鹅大批死亡。因此雏鹅培养是养鹅的关键环节。应选择健康强壮的雏鹅,做好育雏准备,科学配制雏鹅饲料,合理安排饲喂次数,搞好卫生防疫。购回的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保持饲料新鲜,饮水清洁,禽舍清洁干燥,每天清洗饲槽和饮水器。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氟哌酸或喹乙醇,进行预防性投药,对防治雏鹅疾病具有明显效果。
4.仔鹅合理组群,快速育肥。30~80日龄的鹅,能大量利用青饲料和全价饲料,可进行放牧饲养。仔鹅在育肥前应将大群仔鹅按体形大小、体质强弱情况分为2~3群,在短期内达到鹅群平衡。分群后仔鹅要及时选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或者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的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放牧育肥可以节约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但必须合理补饲;田舍育肥要求饲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还应定时定量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添加防抗病药物。填饲育肥不要将饲料填入气管,填饲后要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青饲料。填饲时的适宜温度为10~25℃,温度超过25℃的炎热季节不宜填饲。
5.适时出栏上市,提高鹅体综合利用率。中小型鹅养到7~-90日龄,活重2.5~3.5公斤,优良杂交商品鹅65~80日龄,活重3.0~4.0公斤,就应及时出栏上市,若在延长饲养期内实行人工活体拔毛,可提高效益。卖活鹅的效益**。羽绒价值比肉贵许多倍,肥肝比肉贵几十倍,鹅舌、鹅掌等都比肉贵,内脏、血液也很值钱。因此,应以市场为导向,大搞加工增值增收。取得**效益。
6.养好种鹅。良种鹅一般饲养到6月龄,即可留作种用,公鹅在180日龄,母鹅在200日龄左右即可配种。公母比例一般要求1:5~6.为了提高母鹅的性欲和种蛋的受精率,应增加公母鹅在水中活动。优良种鹅可利用3~4年,种鹅**年产蛋少,二,三年产蛋多、蛋重大,直到三年之后才下降。养种鹅卖种蛋,搞孵化卖雏鹅,产值也较高
上一篇:肉鹅怎么养? 下一篇:怎样养鹅苗?如何提高鹅苗成活率?
相关文章
-
1.保温增光 保持环境温度是维持母鹅春季多产蛋的关键。鹅舍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其每昼夜光照在13~15小时为宜。春季应增加和保持鹅群光照时间和强度,提高鹅的新陈代谢能力,才能保证蛋鹅产蛋高峰期延长,提高产蛋率。 2.合理饲喂 每只鹅日喂混合精料200~250克,分3次喂给,其中一次安排在夜晚9点,晚上喂食是提高产蛋率重要措施,对提高产蛋率有益,可年产蛋40~80枚。除了饲喂有足够蛋白质的日粮外,每天还应让鹅到田间、沟渠、水塘、草……
-
鹅什么时候养合适? 在一年中养鹅的合适的时间有两个季节,一个是春季的惊蛰到清明两个节气间,另一个是中秋节前后的这段时间,也就是2到3月,9到10月这几个月,那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说说原因。 1、春季小草的萌发对小鹅的育雏很有利 (1)2月份惊蛰到清明这两个节气间,春草萌发并快速增长,天气由冷转暖的气候变化。这段时间的气候按照自然的规律是最适合传统养殖的开始,特别是对于素来有“草鹅”之称的鹅来说,有了嫩绿的青草,也……
-
一、饲养方式 1、规模化的养鹅场,对种鹅多采用全舍饲的方式饲养。要加强戏水池水质的管理,以保持清洁。舍内和舍外运动场也要每日打扫,定期消毒。 2、小规模和单品种饲养种鹅,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比较适合,晚上赶回圈舍过夜。放牧时应选择路近而平坦的草地,在路上慢慢驱赶,上下坡时不可让鹅争抢拥挤,以免受伤。尤其是产蛋期的母鹅行动迟缓,在出入鹅舍和下水时,应用竹竿稍加阻拦,使其有秩序地出入棚舍或下水。放牧……
-
蛋鹅品种哪个好? 1、豁眼鹅。开产日龄6~7月龄,年产蛋100枚左右,蛋重125克,蛋壳白色。 2、籽鹅。6月龄开产,年产蛋100枚左右,平均蛋重131克,蛋壳白色。 3、乌鬃鹅。母鹅开产日龄140天左右,年产蛋29枚,平均蛋重147克。 4、阳江鹅。开产日龄约为150~160天。年产蛋量26个,平均蛋重为141克,蛋壳白色,蛋形指数1.4. 春季如何使种鹅多产蛋? 1、保温增光。 保持环境温度是维持母鹅初春多产蛋的关键。初春鹅舍温度应保持在8℃~10℃,其每昼夜光照在15小……
-
放牧不要太远 鹅是草食水禽,而且有回巢产蛋的习惯,因此不要将产蛋鹅放牧太远。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等是其恋巢的表现,这时要将母鹅及时赶回棚内产蛋。 供给足够的饲料 从母鹅产蛋前4周开始,应给其喂谷物占25%~30%、青草或菜叶占30%的混合饲料,每天每只喂250~300克,并全面供应足量的优质粗饲料,如秕谷、干草粉等。有放牧条件的,应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 加喂夜食 夜里喂食是提高母鹅产蛋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
-
产蛋鹅的特征 开产前10天左右,母鹅表现食欲旺盛,喜采食青饲料,全身羽毛容光焕发,并紧贴体躯,尤其是颈部显得格外紧细,两眼微凸,头部肉瘤发黄,行动敏捷,尾羽平伸舒展,耻骨间距离已有4~5厘米宽,鸣声急促、低沉:临产前7天,母鹅肛门附近异常污秽;临产前2~3天,母鹅有衔草做窝动作。这些都是母鹅要产蛋的表现。当母鹅产蛋率在两三成时,食道膨大部便不突出了。产蛋35个左右时,因肛门松弛,从外表看有一个酒盅状凹陷。一般说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