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兽医工作十多年,服务了许许多多不同规模的猪场,保育猪不好养,问题多,是大部分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咳嗽喘气,顽固腹泻;皮肤苍白,毛卷消瘦;治愈率低,死淘率高等问题成为许多猪场头痛的问题!
我想大部分养猪朋友都感受到,抗生素保健预防之路,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抗生素的作用在于杀灭病菌,用在治疗疾病时功不可没。由于现在猪病多,很多养猪场把抗生素用于预防保健,实属错误和无奈的做法。
因为用抗生素保健,损伤五脏六腑,破坏机体的菌群平衡,
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一旦停药,猪就很容易发病,用抗生素保健,病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病,则“无药可用,无药有用”。
大家都知道,传染病发生需要三大要素,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缺少任何一个要素,传染病都不可能发生和流行!防控疾病也要从这三点出发,即如何把病原体的数量降到最低?如何减少传播途径?如何让易感动物不易感?
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所以防控疾病的正确思路是——扶正祛邪!
所谓“扶正”就是扶助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体内体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特异性、非特异性抗病能力。
所谓“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猪场的管理和免疫等工作,例如:
1、减少应激:断奶前做好教槽工作,提前适应固体饲料;断奶后留原栏饲养一周;换料时逐步过渡;转群后尽量减少混栏;阉割或疫苗免疫尽量避开断奶这段时间;
2、降低病原体和有害气体的浓度:转栏前,对空栏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饲养过程中,加强通风,降低猪舍里病原体和有害气体的浓度,为仔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新鲜的生长环境;
3、提高先天性抗病力:母猪健康度差的猪场,对母猪进行健康调理;加强哺乳期仔猪护理,减少弱仔的产生,因为弱仔常成为猪场疫病流行的始动环节和导火索!
4、提高机体特异性抗病能力:做好猪瘟、伪狂犬、圆环等疫苗的免疫工作。
相关文章
-
保育猪容易消瘦喘气的原因确实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饲料营养因素和疾病因素。以下是对这三种因素的详细分析: 一、环境因素 断奶应激:保育猪在断奶后,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由依附于母猪的生活改变为独立生活,这些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进而导致了生长发育迟缓。为防止仔猪断奶后所产生的不安,建议采取将母猪移开,让仔猪原圈饲养的办法。 分群不当:在分群时,如果未将体质……
-
断奶仔猪进入保育期是猪一生中生活条件的第二次转变,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诸多应激反应,仔猪消化功能不健全,胃肠道菌群失调,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就可能导致仔猪生病,因此断奶后很容易感染由母体传播的病原。 饲养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保育猪生长缓慢,甚至形成僵猪,或引起患病,并增加死亡率。 一、断奶 过好断奶关是养好保育猪的关键。在仔猪哺乳阶段就要采综合措施,为其过好断奶关做准备。 在断奶时尽可能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和生活……
-
什么是保育猪?保育猪就是指刚断奶的仔猪,需要特别护理一段时间,才能转入育肥阶段!由于保育猪还很小,又是刚刚离开母乳,开始以饲料为主食生活!因此,保育猪发病率仍然比较高,并且发病后死亡率很高!因此,仔猪保育期成活率一直困扰着养猪户们! 一、断奶应激 仔猪断奶工作,很多养猪户采用一次性断乳法,由于仔猪应激比较大,这样很容易造成仔猪生病。科学做法是采用逐渐断乳或分批断乳,一般在5天之内完成断乳工作!另外,一定要坚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