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中经常见到各个阶段的猪发病后皮肤出现大量甚至是全身性出血点,多见于猪的颈部、背部和腹下、股内侧、腋内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猪出现这些皮下出血点呢?
一、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中毒具有慢性中毒的特点!
能直接引起皮肤出血的霉菌毒素主要是黑葡萄穗霉毒素。在无毛或少毛皮肤部位出现出血点。临床另一种常见的皮肤出血发生在种猪,尤其是经产母猪与大龄公猪,在其颈背部出现沿背中线分布的大量出血点,时间稍长成为密布的针头大黑点,但是患猪食欲、体温正常。
人们常常误认是附红细胞体病,须仔细鉴别。霉菌毒素导致保育猪急性脊髓炎(背部皮肤对称性出血点)
霉菌毒素的防制措施:把好饲料关,合理使用脱霉剂,修复受损的免疫系统。
二、过敏反应
过敏原会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湿疹等,皮肤表层组织炎症反应,当炎症侵害到皮肤深层组织,多发生耳根、下腹部、背部、四肢内侧等皮肤处,此时皮肤出现红肿发炎,其后发生米粒至豌豆大的扁平红色丘疹症状。
三、猪附红细胞体病
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慢性附红细胞体病猪表现为消瘦、苍白,有的出现荨麻疹型或病斑型变态反应,一般在腹部皮下可见出血点。
防治:
1、注射用三氮脒,3-5mg/kg体重,肌肉注射。病重猪群除用注射用三氮脒外,同时肌注长效土霉素。严重贫血的猪群补充补铁合剂、VB12、VC等,疗效明显。
2、预防:在该病流行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等,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四、猪瘟
急性猪瘟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有诊断价值的变化之一就是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猪腹下、四肢内侧、臀部等处出现红色的,指压不褪色的点状出血点或红斑。
猪瘟防治:病毒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疫苗防疫。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适时进行抗体检测,凡监测抗体不合格的猪,需及时补免。
五、伪狂犬
病毒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疫苗防疫。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适时进行抗体检测,凡监测抗体不合格的猪,需及时补免。本病常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细菌并发或继发感染,需要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并发或继发感染。
六、猪链球菌病
急性败血型病猪临床症状上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精神沉郁,共济失调,昏睡,全身皮肤广泛性出血,潮红腹下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治疗措施:
选择抗猪链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时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细菌的敏感性、感染类型和给药途径。其中猪链球菌对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较高。另外,氨苄西林、头孢噻呋、泰妙菌素和甲氧苄啶磺胺复合物对治疗猪链球菌也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关文章
-
猪四肢麻痹是猪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症状。 发病原因:猪传染性脑脊髓炎主要在野猪和猪之间传播,所有品种和日龄的猪都易感染,小猪比大猪更易感染。一般大猪多为隐性感染,携带病毒并不表现出来,隐性感染猪群是传播病毒的媒介。病毒通过病猪的粪便排出,而污染的饲料、饮水进入体内造成感染,这是猪感染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发病原因。猪传染性脑脊髓炎也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行传播。猪传染性脑脊髓炎感染的新区域常呈现爆发流行的趋势,而……
-
近期,结合一线猪场老板的求助回访了解到一部分规模性养猪场母猪群和保育阶段猪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经过打针情况有所缓解但容易反弹,严重的出现反复高烧不退、后期消瘦、呼吸高度困难,最后出现内脏衰竭死亡。给猪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母猪出现眼屎泪斑、耳朵边缘发紫,皮肤毛孔及大腿内侧有出血点,个别出现妊娠后期流产,胎盘有红色血泡。 2、哺乳期母猪奶水不足,断奶后迟迟不发情,按……
-
健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管对于人,还是对于猪来说,都是如此,一个没有健康的躯体,很难想象会有好的生长和表现。 但是相对于猪来说,就没有那么容易知晓了,因为猪不会说话,无法与养猪人进行交流,身体那里有不适,也无法及时得到确诊,只能靠养猪人去多观察,多留意了。 在历年的养猪实践中,养猪人也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养猪经验,从而帮助自己更容易、轻松的识别猪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更有效的降低成本,增加养猪效益,今天……
-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无细胞壁、介于细菌和病毒两个之间的最简单的能够自行复制的原核生物。猪支原体肺炎是与猪的下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紧密结合的细胞外病原体,而不是通过组织侵进体内。 体内感染时,猪支原体肺炎识别呼吸道黏膜纤毛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并在呼吸道繁殖。一般以为,猪支原体肺炎与呼吸道黏膜纤毛的特异性黏附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先决条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猪单独感染猪支原体肺炎,猪的体重和饲料转化率不会降低,也不会……
-
西瓜大家都吃过,含有较多的糖分、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可谓瓜中之王。人人都喜欢西瓜的美味,西瓜性寒,味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解毒等功效。西瓜在各地都有大量的种植。当西瓜大量上市时就很便宜,总会有卖不掉的西瓜。 西瓜对于猪来说也是美味,也十分喜欢吃,可以给猪改善一下伙食。其实西瓜在猪场也有很多其他的妙用,汇总供大家学习参考。 1、治疗猪便秘: 对出现便秘的猪,咱们养殖户就想就地取材往往用植……
-
对于养猪经验丰富的养猪户来说,猪的正常呼吸时很平稳、深沉粗而大的呼吸,走进猪舍就可以听到有规律的呼吸音,但对于异样的呼吸音那又知道多少?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哪些疾病可以导致呼吸音的变化。 一、呼吸器官的炎症 呼吸器官 见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肉芽肿、脓肿、气管麻痹、肺门淋巴结肿大等。 小通有话说:对于这些炎症引起的呼吸系统的疾病,大家一定……
-
很多小规模养猪场在扩建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没有整体概念,猪舍规格、布局、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供水供电供暖通风都没有全面考虑,再加上本身资金比较紧张或因盲目扩大投资规模造成资金紧张,从而使猪舍配比混乱,工人操作难度极大,劳动效率极低,最后稍有风吹草动就导致亏本而以失败告终。 很多小规模养猪场在扩建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没有整体概念,猪舍规格、布局、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供水供电供暖通风都没有全面考虑,再加上本身……
-
母猪是养猪场的核心,衡量母猪价值和生产力的关键指标是繁殖力,繁殖力的高低决定着猪场能否实现预定出栏,而影响繁殖力的重要因素是母猪健康,它是稳定猪群的核心。如何提高母猪群的健康水平,降低异常淘汰率,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现将能导致母猪异常淘汰的常见原因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供养猪同行参考。 一、母猪异常淘汰的原因 1、疾病因素 主要有繁殖障碍性疾病、肢蹄病、消化障碍及死亡等。它们可导致母猪乏情……
-
大棚养猪代替传统猪舍?成本如何估算 快看养猪大棚的建设方法吧
传统养猪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建猪圈,这种对技术的要求也不高,一般农村都是只有四周的墙,上边用稻草或者是一些塑料覆盖就可以了。但是随着发展,现在很多猪农在养猪的时候都不选修建水泥的猪圈,因为成本比较高,更多的人用塑料大棚养猪,大棚养猪是广大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养猪行业的一种创新! 大棚的保温性 首先,与传统猪圈相比,大棚确实是在修建的时候成本更低,也更容易修建,但是建成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其实在使用的…… -
据笔者对全市存栏母猪30头以上的养猪场调查显示:近三年母猪流产率平均在23.6%以上。因此,提高养猪户对引发母猪流产疾病的系统认识,增加对引发母猪流产疾病的防治投入,加强母猪群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生猪产量,增加养猪效益,促进养猪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 引发母猪流产疾病的病因 流产就是妊娠的中断。流产的危害性甚大,不仅使胎儿夭折或发育不良,而且常损害母体健康,甚至导致不育,严重时能危及生命。引发母猪流产的病因非……
-
夏季猪红斑病的发生越来越多,以下方法教大家如何防治和治疗猪红斑病。 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由于饲养密度过大、流通渠道的拓宽等诸多因素,导致猪红斑病时常发生。皮肤病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严重者也会造成大批死亡,给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越来越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及早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治疗猪红斑病的发生。 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将常见红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猪“红斑……
-
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丹毒、圆环、蚊虫叮咬如何区别?分享治疗经验
现在天气热,经常出现皮肤红点的,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治疗,也不知道怎么区分,今天猪好多网就给大家讲解下附红细胞体病、猪丹毒、圆环、蚊虫叮咬这几种病的区别及治疗方法; 发病情况及诊断要点: 1、附红细胞体病: 主要是耳根后出现大量针状出血点,呈弥漫性从毛孔渗出(这是比较典型的)从远处看猪全身通红,看猪的腹部,可见铁绣色出血点; 该病的主要特点:就是贫血,黄疸,呈稽留热(打针就吃食,不打针就继续发热),针状出血点,发病的…… -
炎炎夏日,猪多病期,猪病除了一些传统的传染病(如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等)外,猪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病等,使夏季猪病发生了一些新的流行特点和变化,为广大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为兽医人员对猪病的诊断、防治增加了一些困难。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症状 猪的弓形虫病发病率高,严重可致死,所以要提高重视。 (1)150斤左右的大肥猪一开始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不怎么采食,体温升高到40.5℃~42℃,粪干……
-
近期,有养猪朋友向我们反映,同一窝仔猪中有2头仔猪的脐带下方有一个圆球肿块,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该肿块越来越大(摸起来很软)。 他问:这两头仔猪挂在脐带下方的“包囊”是什么东西?怎么形成的?怎么治疗? 根据养猪朋友的描述,初步诊断是仔猪出生时断脐不当引起脐带发炎导致的肠道脱出(脐疝)。肠道脱出的仔猪应及时通过手术将肠道复位后再进行缝合,手术时可配合使用一些青霉素等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否则极易引起死亡。 脐带下方肠……
-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该病往往无任何先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以排出红色带血的稀粪,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坏死为特征。该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一旦流行会导致大批动物死亡,但造成年龄稍大的猪死亡的报道很少。北京市郊区某猪场保育仔猪发生一起病例,经诊断为魏氏梭菌感染,经过严格诊治,疫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笔者从……
-
猪的汗腺不发达,不能通过出汗来降低体内的温度,因此,对环境高温表现的极为敏感。母猪的最适温度为18-22℃,如果温度过高母猪会发生热应激。在夏季,当母猪发生热应激后,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机能,使其下降,主要表现使母猪的分娩产程延长、采食量下降、泌乳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发情率下降、配种受胎率下降等。 母猪分娩是在机械、激素、神经、免疫等多机制的作用下发生的,母猪在分娩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力,经受剧烈的疼痛,出现代谢紊乱……
-
夏季天气高温高湿,对于养猪场的产房来说,是仔猪比较适宜生长的环境,但产房小猪10日龄左右,和断奶前后1周的仔猪腹泻较为严重,并且有采取一些治疗措施,效果不明显,小猪有出现拉稀死亡现象。众所周知,腹泻易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增高,生长速度缓慢、抗病力低下,后续生长阶段易发生各种疾病,甚至发展成为僵猪。因此,如何防控好夏季仔猪腹泻以及腹泻后采取正确的保健康复方案,是我们养猪人必须掌握的重……
-
炎热夏季除了给猪降温,大家还要警惕这6种夏季常见的疾病,做好预防,避免损失。 一、猪日本乙型脑炎 本病在蚊虫多的季节易发,主要导致种猪繁殖障碍,应做好乙脑的春防普免、后备种猪配种前的两次基础免疫。 二、猪丹毒 炎热季节猪丹毒发生较多,特别是每年3-9月为发病高危时段,鉴于此病是一个老病,许多猪场多年未见,缺乏重视及应对手段,不能第一时间正确诊断,一旦发生束手无策,不能及时介入治疗导致损失较大(严重时猪只死亡)。……
-
在养猪生产中经常见到各个阶段的猪发病后皮肤出现大量甚至是全身性出血点,多见于猪的颈部、背部和腹下、股内侧、腋内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猪出现这些皮下出血点呢? 一、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中毒具有慢性中毒的特点! 能直接引起皮肤出血的霉菌毒素主要是黑葡萄穗霉毒素。在无毛或少毛皮肤部位出现出血点。临床另一种常见的皮肤出血发生在种猪,尤其是经产母猪与大龄公猪,在其颈背部出现沿背中线分布的大量出血点,时间稍长成……
-
断奶仔猪进入保育期是猪一生中生活条件的第二次转变,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诸多应激反应,仔猪消化功能不健全,胃肠道菌群失调,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就可能导致仔猪生病,因此断奶后很容易感染由母体传播的病原。 饲养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保育猪生长缓慢,甚至形成僵猪,或引起患病,并增加死亡率。 一、断奶 过好断奶关是养好保育猪的关键。在仔猪哺乳阶段就要采综合措施,为其过好断奶关做准备。 在断奶时尽可能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和生活……